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入选山东省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试点城市——
下足绣花功夫 雕琢品质之城

糖城新湖公园全景


孩子们在交通安全科普游园游玩


改造后的街角公园


居民在休闲亭休憩


禹城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李榕李榕孙芷琪孙芷琪本报通讯员本报通讯员梁民梁民王婵娟王婵娟张伟靖张伟靖
  百年大集焕新为便民市场;机关大院“拆墙透绿”化身口袋公园;社区闲置空地变身邻里会客厅……漫步禹城街头,小微公共空间的细腻蜕变随处可见。
  近年来,禹城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顶层规划设计,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精准发力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探索形成“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提升路径,将一块块城市“边角地”转化为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场景。
  日前,禹城入选山东省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试点城市。记者走进禹城,探寻其以“微更新”绘就“大幸福”的实践密码。
共商共建 汇聚多方治理智慧
  暮色四合,禹城市禹迹路南侧的便民疏导点渐次亮起暖灯,30余个摊位沿规划线整齐排列,煎饼的香气、卤味的醇厚交织弥漫。摊主张瑞风手法娴熟地转动鏊子,边做煎饼边笑着说:“以前推着车四处‘打游击’,风里来雨里去不说,还总担心被执法人员劝离,现在有了‘固定家’,每晚能挣几百块钱,心里踏实!”
  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烟火气的便民空间,曾是让居民皱眉、城管犯难的“老大难”。禹迹路紧邻主街,周边环绕金辰公馆等10余个小区,密集的人流吸引摊贩自发聚集,却也带来交通堵塞、噪声扰民、垃圾乱堆等问题——居民抱怨“出门堵、回家吵”,执法部门整治时又面临摊贩“生计无着”的诉求,简单取缔只会陷入“整治—反弹”的循环。
  “城市空间管理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要在市容秩序和民生需求间找平衡。”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川的话,点出了治理的关键。为解开这道“民生考题”,该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启“问需于民”大走访: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周边社区,记下百余户居民的诉求;连续召开5场摊贩代表座谈会,摸清大家的经营痛点;还邀请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共同参与讨论,最终选定禹迹路南侧一块闲置空地,设置便民疏导点,科学规划50余个临时摊位,既避开交通要道,又贴近生活区,让“流动摊贩”有了规范经营的港湾。家住南街小区的居民李天感叹道:“下楼就能买到新鲜蔬果,摊位摆得整齐,地面也干净,比以前舒心多了!”
  禹迹路便民疏导点的设置,正是禹城“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治理理念的生动注脚。“城市微更新,不同于大拆大建,而是对城市空间进行碎片式的更新、小而美的改造,既留住城市‘烟火气’,又提升城市‘文明范’。”王川介绍,随着城市发展,城区不少区域逐渐出现服务功能衰退、环境品质下滑、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为激活这些“沉睡空间”,禹城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将“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纳入城建计划和民生实事项目;出台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定期会商、联合推进”机制,避免“各管一摊”。同时引入专业设计团队,围绕用地布局、设施配套、功能融合等开展专项规划,确保每处改造都精准踩在群众需求的“点子上”。
  截至目前,禹城已新建、改造8处便民市场,设置16处便民疏导点,规范打造2处夜市、400余个临时摊点,并推行“潮汐管理”,绘制“西瓜地图”“年货地图”,标注临时销售点,让群众在方寸之间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便,城市归属感与获得感持续提升。
从“微小处”入手让城市更动人
  随着市民对城市空间美学需求的提升,禹城以“微更新”破题,聚焦“小而美”的空间激活,让城市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温度。
  9月28日清晨,禹城新区市民活动中心热闹非凡:老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孩童在游乐区追逐嬉戏,居民沿着步道散步晨练……谁能想到,这片人气十足的休闲空间,曾是无人问津的边角闲置地。“现在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带孩子遛弯、锻炼都有了好去处,幸福感实实在在。”东街小区居民韩文凤的话,道出周边居民的共同感受。
  这处空间的蝶变,正是禹城以“微改造”践行“绿化为民、绿化惠民”理念的缩影。去年以来,禹城充分利用城市边角空间,累计增绿补绿60余万平方米,种植苗木210余万株,推动“景观打造”向“景观+功能”转变,建成35个街角公园、口袋公园和文体活动中心。同时,构建“5分钟休闲圈”,将健康步道、儿童游乐区等嵌入社区,把“诗与远方”搬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拆墙透绿,连起民心。在金辰公馆小区附近,曾经围着高墙的交警大队办公大院,如今已变身交通安全科普游园:乔木掩映下,廊架、座椅供人休憩,体育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交通安全常识普及区、模拟骑行互动体验区里,市民既能休闲娱乐,又能学习安全知识。“以前围墙挡着,总觉得机关大院有距离感,现在拆了墙、透了绿,连心里的‘墙’也没了。”家住金辰公馆的居民刘金水感慨道。去年至今,禹城拆除3处机关单位围墙,将1.8万平方米封闭空间改造成开放游园,6500平方米绿化融入街道,还施划120个车位缓解停车难,让“专属绿地”变“公共客厅”。
  城市治理的精度,往往体现在对民生“小事”的回应里。除了扮靓“绿色空间”,破解“停车难题”也是禹城“微更新”的重点。通衢路新时代购物广场周边,商圈密集、小区林立,“停车一位难求”的难题,曾让不少居民犯愁。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调研后,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共施划300余个停车位,还降低路缘石方便停车。“再也不用绕着商圈找车位了!”市民刘晓民说。
  近年来,禹城以“五微行动”推进城市治理:聚焦“微改造”提升空间品质、“微服务”回应民生诉求、“微治理”化解基层矛盾、“微空间”激活闲置资源、“微循环”畅通城市功能,精准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统筹利用路口转角、广场公园等地块,增设停车位2000余个;在广场、公园等人流聚集区“见缝插针”,建设高标准公厕14座、垃圾转运站6处,改造提升公厕5座,让治理的“细枝末节”,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细节”。
数智赋能 让城市治理更“聪明”
  走进禹城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电子屏幕实时呈现着城市各区域的动态画面。键盘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指尖轻点,一条条管理指令精准派发至责任单位,整个流程高效而有序。
  “过去是‘人找问题’,如今是‘平台派单’,治理效率翻了好几倍。”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数字城管室主任李伟介绍,以规范街面秩序为例,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禹城构建起“主动发现—快速派遣—高效处置—核查验收—闭环结案”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城区共划分为11个责任片区,每个区域均有专门的信息采集员,一旦发现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问题,信息采集员将通过“智慧城管APP”拍照,上传至指挥中心,大厅坐席人员接收信息后,及时完成派单,相关部门处置后需及时反馈结果,形成治理闭环。
  与此同时,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行“路长制”,将城区65条道路按照“一路一长”原则,定人、定岗、定责,全部落实到人。各路长每周开展3次集中巡查,建立问题台账,依据职责及时派发处置,推动实现“路路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件件有落实”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路长制”与数字平台的深度融合,禹城共汇总处理各类问题843件,其中,市政道路类176件,市政设施类245件,市容环卫类422件。如今,无论是便民疏导点的秩序维护,还是口袋公园的环境保洁,都能通过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快速响应”,让小微空间的管理更精细。
  如果说数字平台是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那无人机便是延伸至空中的“千里眼”。在禹城交警大队办公大院楼顶,一架无人机正伴随着“嗡嗡”声缓缓升空,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进行全覆盖巡查。“以前靠人工巡查,一条街走下来要一个多小时,还容易遗漏死角;现在无人机15分钟就能完成一片区域的航拍,违建问题一目了然。”李伟指着回传的高清画面说。今年6月初,禹城引入高空无人机巡查系统,创新采用“地空联合、人机结合”巡查模式,空中航拍与地面巡查形成互补,让城市管理的“盲区”越来越少,成为破解“巡查难、覆盖难”的重要利器。
  “从‘人工巡查’到‘云端调度’,从‘地面管控’到‘地空联动’,数智化让城市治理告别了‘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实现了‘靶向治理’的精准高效。”王川称,近年来,禹城坚持以“智慧城管”建设为抓手,将数字化成果融入小微公共空间整治的全流程——从前期改造的需求调研,到中期建设的进度监测,再到后期管理的问题处置,数据赋能贯穿始终,让每一处“微更新”都更贴合群众需求,每一项管理服务都更有温度。“我们将继续以试点建设为契机,把数字化建设更深融入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比如开发‘小微空间服务地图’,让居民一键查询周边口袋公园、便民市场位置;完善‘群众随手拍’功能,鼓励大家参与空间维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持续绘就‘人民城市’的美好图景。”王川说。
本版图片记者李榕李晓楠摄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下足绣花功夫 雕琢品质之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