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抓好“关键变量”抢争发展主动权
  

本报评论员
  8月23日,禹城市召开科技人才工作会议,这已是当地连续11年高规格举行科技人才大会,充分彰显出禹城坚持以“科技+人才”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此次会议不仅释放出禹城聚才育智、创新争先的强烈信号,更体现出以人才引领产业变革、以创新塑造竞争优势的深远布局。
  不言而喻,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更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支撑。对禹城而言,无论是突破传统产业瓶颈,还是布局新兴产业赛道,科技与人才始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唯有在这两方面率先突破、持续深耕,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长远发展的主动权。
  禹城近年以“真金白银”和精准政策不断夯实科技人才基础。平台方面,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研发机构的落地,使创新体系更加多元和完善;人才方面,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与海外专家的加入,显著提升了本土创新能力;企业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扩容,正逐步成为产业转型的“主力军”。这一系列扎实举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禹城的产业实践中得到印证。作为“中国功能糖城”,禹城并没有停留在传统制造阶段,而是借助合成生物学、生物发酵等前沿科技,实现了从“单一功能糖”到“三糖一药”,再到新型功能糖研发应用、生物医药关键原材料等六大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跃迁。这份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不仅让“中国功能糖城”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更推动禹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生物制造领域的重要高地。
  科技突破离不开人才的“硬核”支撑。禹城跳出“单点引才”的传统思维,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为抓手,构建起“引才、育才、用才”的良性生态。通过政府支持、企业搭台、服务保障,禹城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包括项目资助、住房安居等在内的政策支持,更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只有把人才放在发展C位,才能让“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一个团队突破一批技术、一批技术激活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成为现实。
  应当认识到,科技人才工作是一项需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禹城仍需在若干方面持续发力:服务保障上,应进一步扩大人才公寓供给、畅通医疗教育绿色通道,营造“安心创业、舒心生活”的优质环境;校企合作上,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常态化联合机制,实现资源互通、成果共享;梯队建设上,需加强青年科技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职教资源设置契合产业需求的专业方向,为未来储备坚实“青年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禹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动力。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抓好“关键变量”抢争发展主动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