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华店镇打造开放式同暄文化书院
“全龄尚学”赋能居民美好生活

  本报讯(记者孟志远通讯员吕金泽滕聪)近日,在华店镇同暄文化书院,文明实践志愿者为群众带来一场生动的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参观党史长廊,聆听志愿者讲述革命故事,心里很受触动。”华店镇华中社区居民马玉珍感慨。
  今年以来,为满足群众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求,华店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依托社区深厚文化资源,聚焦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探索打造服务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开放式同暄文化书院,构建起文化惠民服务新格局,助力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社区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阵地,也是广大群众的家,我们依托同暄文化书院每周开展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拉近了干群关系,真正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的作用。”华店镇华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士兴说。
  书院在每周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上,依托12支“三团三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创新打造“全龄尚学”机制。面向儿童开展“旧书售卖”“新时代中国梦手抄比赛”等活动;面向老年人推出“主题书法展”“华店红色故事”宣讲;面向青年人推出“电商培训”“非遗体验课”等项目,打造覆盖“老中青幼”全年龄段的复合型文化书院,营造“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的良好氛围。
  同时,书院组建宣传小队,创新探索“政策讲解+情景实践+群众受益”全过程宣讲模式,用“乡音”传“党音”。定期举办“共建共享共富”系列讲座,针对性购置专业技能、商业运营、现代农业等致富书籍。搭建就业和人才服务智慧管理平台,精准对接附近产业园区企业需求,匹配就业岗位300余个,助力群众在家门口高质量就业。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依托韩辛村龙额故国文化,赋能“龙额窖酒”等特色产业,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有机融合。
  除借阅室、会议室、休息室等公共空间外,书院还精心打造多个特色活动阵地。在非遗传承空间,市级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张立新悉心传授技艺,留住文化根脉;在电商孵化空间,青年新农人学习直播带货,不断拓宽致富门路;在文艺活动空间,华店星空歌舞团的爱好者们翩翩起舞,焕发生活光彩。书院建设“红齐”党建长廊、乡村振兴长廊、华店镇发展历史长廊三大教育示范区,累计开展红色宣讲60余场,将华店历史故事与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书院打破传统阅览室服务模式,与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深度联动,推出“点单式”阅读服务。精心选配3名“阅读管家”,精准收集群众阅读需求,个性化定制“需求单”,构建涵盖各领域的“图书资源库”。通过“资源库+需求单”的双向协同机制,推动社区精细化服务与人文滋养深度融合。同时,书院依托数智化线上平台,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新齐河”文化社区栏目、“文汇邻里”小程序等,使群众足不出户、指尖轻点即可使用学习资源、参与文化活动,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华店镇同暄书院以文化共建为基,以精神共享为魂,以服务共富为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乡村文化阵地的使命与担当。在这里,文化不再是悬浮的符号,而是深深融入百姓日常,化为照亮前路的灯火、驱动发展的引擎。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龄尚学”赋能居民美好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