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庆“七一”聚民心 实干担当谱华章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王巧焕陈璐

铁北社区为老人提供义剪服务


阳光社区爱心义诊暖民心


迎宾社区服务外卖骑手


牡丹社区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


“网红”村支书直播


齐河“榜样讲党课”活动


新发展党员代表入党宣誓


安头乡”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温泉社区开展扭扭棒创意制作活动


永乐社区”暖心敬老公益午餐“活动


永祥社区群众庆“七一”


  在中国共产党104周年华诞之际,齐河用饱含深情与力量的庆“七一”系列活动,以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涵,激发党员共鸣,奏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激昂旋律。
  活动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时间轴,从主题党日筑牢思想根基,到专题党课强化作风建设;从走访慰问传递组织温暖,到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致敬老党员;从“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到新党员入党宣誓传承红色基因,每项活动都紧扣主题、特色鲜明。
  主题党日成为筑牢党员思想根基的重要阵地。6月28日,刘桥镇联合焦庙镇、祝阿镇举办驻济南流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刘桥镇组织流动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论述摘编;焦庙镇通过通报剖析反面典型案例,组织党员交流研讨,敲响纪律警钟;祝阿镇的知识竞答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党员们踊跃抢答,不但巩固了知识,还增强了党性。还有的单位把主题党日活动办成了实践活动,党员们来到产业一线,在破解技术难题中锤炼担当意识;有的在本单位党员活动室里,认真倾听退休老党员用亲身经历讲述党的优良传统……这一场场主题党日,没有远途奔波,却让党性教育直抵人心。
  党课,在齐河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发现身边榜样”“党课开讲啦”活动催生出的榜样讲党课微视频,更是让身边榜样走上“云端”。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志勇带头讲党课,以《持之以恒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当好遵规守纪“排头兵”》为题,结合鲜活案例,将纪律规矩讲得通俗易懂。“网红”村支书面对镜头,用朴实的话语讲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句句打动人心,吸引无数党员在线观看学习,让党课真正“活”了起来。
  身边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生动的教科书。在齐河“榜样讲党课”活动中,9名主讲人紧扣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群众工作能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以基层一线的奋斗故事为鲜活素材,以自身的实践案例为生动教材,为全体党员呈现了一堂浸润初心的“榜样课”。不仅如此,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身边榜样先进事迹主题宣讲和学习研讨,组织大家聆听榜样的故事,分享内心的感动。
  在“七一”温暖的阳光下,走访慰问活动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齐河的大街小巷。党员干部们走进老党员、困难党员家中,与他们围坐在院子里,泡一壶浓茶,唠一唠家常。看到工作人员递上慰问金,年过百岁的老党员谯兰芳颤抖着双手,眼眶泛红:“党一直记挂着我们,我这心里啊,比喝了蜜还甜!”各党(工)委精准摸排,确保关怀“一个都不少”,让每一位党员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金色的纪念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纪念章佩戴在老党员胸前,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骄傲的笑容。这些老党员,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着对党的忠诚,他们的故事,成为激励年轻党员奋勇前行的生动教材。新党员入党宣誓活动庄重而热烈,在红色的党旗下,预备党员们许下铮铮誓言,老党员们欣慰地看着这些新鲜血液,仿佛看到了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田野,齐河的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城市,阳光社区的爱心义诊活动,将医疗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温泉社区的扭扭棒创意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齐河县妇联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走进社区,助力营造和睦家庭氛围。晏城街道开展“红齐惠民同筑睦邻”系列活动,永祥社区的广场舞课程、永盛社区的学前教育法宣传活动、永和社区的中老年趣味运动会等,丰富了居民生活。
  在农村,党员们冲锋在前,带领村民清理河道、美化村庄,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职党员们变身“多面手”,或是站在街头宣传惠民政策,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或是拿起工具,投身环境整治,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或是走进困难群众家中,排忧解难,送去温暖。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齐河大地上最美的风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
  齐河的庆“七一”系列活动,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场信仰的接力,更是一幅新时代党建引领发展的壮美画卷。
  党旗猎猎,初心如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齐河正以党建为引领,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七一”聚民心 实干担当谱华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光影故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