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50430期 >> 第A4版:文化
劳动是最美的姿态
□聂难

  劳动于我,是一场触摸生命质地的温暖旅程,充实而坚定。不论站立、弯腰,或是俯身、抬手,劳动的姿态里都流淌着生活的诗意与生命的热忱。当指尖抚过粗糙的木纹,当汗水滴落在肥沃的土壤,你会忽然懂得:这世间最动人的姿态,从来都生长在脚踏实地的劳作里。
  劳动是滋养灵魂的精神母乳。古人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记得年少时随父亲下地耕种,他握着我的手将种子埋进泥土,掌心的温度透过老茧传来,“每粒种子都要经过黑暗才能发芽。”父亲的话像一粒种子落进我心里,让我看见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与自然的对话、与生命的约定。当春日的幼苗顶破土层,当秋日的镰刀切开麦浪,劳动教会我们:唯有深耕,才有收获;唯有流汗,才有馈赠。
  劳动是人世间最优雅的姿态。无论是坐在书桌前整理文件的细致,还是站在建筑工地指挥作业的从容,或是蹲在实验室记录数据的专注,劳动的姿态里都透着一种无须雕琢的美感。它是快递员在暴雨中穿梭时雨衣扬起的弧线,是教师在黑板前书写时粉笔落下的粉尘,是医生在手术台前站立时背影的剪影。曾见过巷口修鞋匠弓着背穿针引线,银针在裂缝间游走如蝶,补好的不仅是破损的鞋面,更是时光的褶皱;曾见过敦煌画工在洞窟里勾勒壁画,一站便是数十载,颜料染黄了指尖,却让飞天的衣袂在千年后依然飘动。这些姿态告诉我们:专注的眼神是最亮的光芒,重复的动作是最真的修行。
  劳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从河姆渡的稻谷堆积到良渚古城的玉器雕琢,从活字印刷的字模排列到航天飞船的精密焊接,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跨越都刻着劳动的印记。犹太人以书为蜜,而中华民族以勤为训,“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的古训早已融入血脉。在深圳的科技园区,工程师们调试芯片的背影与古代匠人铸造青铜器的神情并无二致;在塞罕坝的林场,护林员巡查的足迹与古代愚公移山的精神遥相呼应。劳动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它让贫瘠的土地长出希望,让荒芜的沙漠变成绿洲,让脆弱的文明走向强盛。
  捧起书本能看见世界,挥起双手能创造世界。劳动的姿态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它的美在于踏实、在于坚持、在于奉献。当我们用双手揉开生活的褶皱,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便会发现:劳动不是负担,而是馈赠。那些在晨光中清扫街道的身影,在深夜里批改作业的背影,在实验室里反复实验的侧影,都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他们用劳动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尊严,用奋斗的汗水书写着文明的华章。
  劳动是最美的姿态,这种姿态是岁月沉淀的气质,是灵魂深处的光芒。当我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便会明白,最美的姿态从来不在镜头的焦点里,而在每一次用心的付出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那是一种无须张扬的高贵,一种超越功利的从容——这,就是劳动带来最珍贵的礼物。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劳动是最美的姿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