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40904期 >> 第A4版:文化
品读诗词里的秋
□郭玉鑫

  夜晚,微凉的秋风经窗入户,殷勤地抚慰人们一天的奔忙。我翻看着书页,读着与秋天有关的诗词文赋。
  秋天,是活泼清新的。黄庭坚谪居戎州期间,曾与几个青年人在一个秋日的夜晚,相约赏月、饮酒。酒至酣处,他提笔写下了《念奴娇·断虹霁雨》一词。在词作开篇,作者即从远处落笔:“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抬头望远,秋雨初晴,一抹断虹悬于一碧如洗的天空。雨后的青山,似美女新描的眉毛,妩媚多情。一个“净”字,似乎在说,秋雨洗净了天空,从而使整处秋景顿时有了活泼的动感。
  秋天,也有它的深沉幽远。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写到记忆里的北国之秋:“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笔下秋季的代名词,摒弃了宏大、热闹、鲜艳,着意追求微小、宁静、淡雅。正是这些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秋季物象,彰显的是作者的雅趣。
  秋日的温情款款在苏轼的《赤壁赋》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秋日里缓缓的清风,吹不起一丝涟漪,却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惬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朗月初上,轻柔的月光洒在被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的江面,水与天在缥缈的意境里融合为一。在这里,被贬谪黄州的苏轼完成了自我开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个体渺小也好,人生短暂也好,理想不实现也罢,最起码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是可以任由你我尽情享用的,这样看来,不更值得快乐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只读一遍,曹丕的这两句诗就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秋风萧瑟,天气转凉。枯黄的叶子在秋风下簌簌而落,深秋的白露凝结成霜。简单两句诗,便形象地刻画出一派萧索悲凉的景象,寂寥落寞的气氛顿时包围了我的全身。初秋如期而至,深秋也不再遥远。
  合上书页,回味着这些与秋有关的诗词文赋,秋天的形象逐渐变得饱满立体。它不仅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情感的寄托,是岁月静好的见证。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品读诗词里的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