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20121期 >> 第03版:要闻
无标题
  

(上接2版)
  三、高起点展开重大工作布局,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强势开局起步
  今后五年,我们要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对标对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勇争一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创造过硬成果、展现全新气象,奋力走好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一)坚定不移培产业、上规模,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强则城市兴。开创现代化建设新辉煌,必须把培强产业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抓手,全力抓好“三强县”建设,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坚持“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努力走出一条以龙头骨干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优势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做强龙头企业。举全县之力支持永锋集团、金能科技等骨干企业发展,加快推动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三年新上项目100个,完成投资300亿元,构建年产值过千亿的钢铁智能制造生态圈,再造两个新永锋;推动金能科技产业延链,三年内新上年产4万吨山梨酸钾、15万吨氨纶和20万吨可降解塑料3个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新增产值240亿元,再造两个新金能。培强骨干梯队。实施“工业企业30强”“创新成长企业30强”培植行动,支持成长型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发展能级,确保未来五年每年技改项目不少于100个、年度投入不少于30亿元。梯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单项冠军,推动一批企业上市挂牌。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力争五年内,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以上。积极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每年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20家、新增上云企业10家。力争五年时间,全县税收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8家、过千万元的40家以上。建强产业集群。做深做实“链长制”,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培育更多千亿级、百亿级、50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数字产业,积极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铸强园区平台。做强县经济开发区、齐鲁高新区等产业发展主平台,抓好金科智慧产业园、齐河智谷·众创产业园、联东U谷·齐河生命智慧谷、奥晨智能电气产业园、鼎梁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高标准运营齐鲁科技小镇、中关村意谷齐河孵化器等创业孵化基地,建好产业集聚发展和创业创新的优质载体。
  二是加快建设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强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六化”发展,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齐河经验。以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大力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集成推广良种良技,抓好全流程减损,推动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确保三年达到50万亩“吨半粮”生产能力。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金来种业的战略合作,建成全国先进的协同育种中心,力争粮食自主研发品种覆盖率三年达到60%以上,五年实现100%。以组织化带动农民增收。规范发展各类规模经营主体,五年培育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300家,其中省级以上不少于50家。做强齐源集团农业板块,整合供销社资源,全面推开“供销社+国企+乡镇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以标准化助推农业提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五年新增“三品一标”等特色农产品50个以上,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国家小麦、玉米质量标准中心建设。以智能化赋能农业发展。稳步推进“智能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入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建成智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培育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园、示范点,争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以品牌化拓展销售渠道。加大“黄河味道·齐河”公用品牌产品整合和营销推广力度,特别是抓好“齐鲁锶源”宣传包装,面向全国打响齐河优质天然泉水品牌。以产业化打通农业链条。整县制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区一园”建设,完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重点打造齐河食品产业园,建成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天润乳业、澳亚集团奶牛养殖产业集群、丰树集团食品智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持续加大产业化龙头招引力度,对本地潜力企业“一企一策”扶持,力争五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0家,其中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食品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打造中国食品名县。
  三是加快建设享誉全国文旅强县。坚持“项目集群化、品质精致化、基底生态化、全域融合化、品牌国际化”的思路,做强文旅产业,力争“十四五”末年游客接待过千万,综合旅游收入过百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典范。推动项目集群化。加快冰雪世界综合体、大卫创艺产业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将安德湖小镇打造成康养文创宜居小镇,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黄河国际酒店2023年开放运营,构筑文旅产业集群,带动欧乐堡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品质精致化。实施文化旅游配套工程和旅游交通畅捷工程,高标准建成游客集散中心,上线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建好景区公交摆渡体系,完善旅游综合配套,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推动基底生态化。以绿为底、以水为魂,保护性开发黄河国际生态城,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宜养的魅力新城。加快推进生态城中水回用及防洪除涝、水系连通工程,构建生态长效补水体系。依托3万亩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协同推进黄河两岸湿地一体化保护利用。推动全域融合化。积极引进实景演艺、展会展览、精品民宿等多业态项目,开发夜游、冬游、乡村游等多种产品,形成“全季、全域、全业态”旅游模式。以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黄河水街、济高国际康养中心等项目为依托,发展“文旅+美食”“文旅+康养”“文旅+医疗”,丰富旅游业态,增加旅游魅力。推动品牌国际化。积极承办国际性文艺演出、主题展会、体育赛事,特别是全力争取承办世界华人大会和央视春晚分会场,全面提升齐河文旅对外知名度。大力招引国际品牌连锁酒店,引进更多名品名店,丰富消费体验元素,提升城市“青和力”。
  (二)坚定不移提品质、强功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一线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齐河,对标北上广深,从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人居品质、通达交通、智慧运营等方面全方位学习,大力推动城乡功能完善、形象提升、品位彰显,全面提升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打造百万级人口城市。
  一是高起点搭建城市框架。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高水平编制实施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做好城市设计、综合交通、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着眼齐河未来发展,有序推动城市“南拓、北延、东联、西进、中优”,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布局。“南拓”,推动黄河国际生态城、齐鲁高新区与祝阿镇全面融合,以国际视野打造文旅、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北延”,推动县经济开发区与晏北街道全面融合,持续完善功能配套,加快产城一体发展,打造产业发达、宜居宜业的现代产业新城,创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东联”,做强表白寺镇,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密切对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带。“西进”,做强华店镇,高标准打造华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中优”,提升老城区,完善城南新区,以新零售产业园带活城西片区,打造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区。
  二是高水平推进城市建管。改革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实体化运行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构建“大城建”格局。全面提升建设效率,城建工程不能干成“马拉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雨污管网、燃气管网、空中飞线改造,合理布局建设停车场、便民市场等基础设施。打造城南、城西公园,推动城市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实现“三季看花、四季常绿”。持续推进路网畅通工程,东西方向打造永锋大街、坤河大街、滨河大道,南北方向打造高铁大道、黄河大道、世纪大道、华焦路,加快城市骨干道路快速通道、立体交通建设,全面打通断头路。更高水平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有效破解脏乱差、停车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对标杭州萧山区,做强城市大脑,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转,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典范。
  三是高质量提升乡村品质。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打造农民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新改扩建“四好农村路”800公里,全域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城区全免费、一元跑全县”,让群众出行更加经济便捷。农村清洁取暖、改厕规范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美丽庭院实现高标准全覆盖,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实施好“双镇百村”建设,祝阿、表白寺、华店、潘店、赵官5个中心镇达到省级以上重点镇标准,100个中心村达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力争到2026年,全县各镇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突破60亿元。其中,晏北街道突破40亿元、祝阿镇突破6亿元,全力争创全省十强街道、十强镇;晏城街道突破8亿元,过亿元乡镇达到3个,过5000万元乡镇达到4个,过2000万元乡镇达到5个。
  (三)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激活县域发展动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谋改革、促开放、优环境,努力塑造更多引领性、竞争性优势,全面打响“上风上水上齐河”城市品牌。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外地能办的齐河也能办”,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务实管用、系统集成推进改革攻坚。紧盯动能转换、乡村振兴、财税金融等关键点,全方位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争位次,打造全国县域综合改革策源高地。锚定制约发展的堵点、瓶颈、障碍,持续深化综合执法、科技创新、国企国资等体制改革,创新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供给,实现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特别是深化国企改革,县属国企资产总额2年突破1000亿元,加快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坚持“人人都是人才”,持续创新人口引进政策,敞开大门吸纳人口、汇聚人气,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的支撑。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争创全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深入实施改革典型培育工程,打造更多具有齐河辨识度的“出圈”事项。
  二是持续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参与RCEP深度开放的重要平台,力争2026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80亿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20字方针,精心打造德州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联动区、示范区。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引更多央企、头部民企、外企,提高项目数量、体量、质量,力争在引进投资过百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实施重点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超700亿元。完善“高精尖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大力引进培育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各种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三是做强通道经济。完成京台高速拓宽齐河段、“大西环”齐河段等路网建设,高标准建成齐州黄河大桥,郑济高铁通车运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山东济铁物流海关监管场站建设,开通“齐鲁号”中欧班列,密切与青岛港、日照港之间的转运衔接,打造具备公海铁联运功能的“一单制”国际内陆港,构建东西并举、欧亚互济的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壮大物流总部经济、供应链物流、金融物流等高端物流业态,建立与制造业发展相匹配的综合物流体系,打造5A级物流企业5家、4A级10家,形成高能级的物流枢纽网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楼宇经济、平台经济,打造要素集聚全、流通效率高、业态模式新、聚合能力强的通道经济增长极。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进了齐河门,就是一家人;来到齐河县,好事要快办”,用好新便民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生态、全生命周期的“五星级”政务服务体验。每年开展两轮营商环境机动巡察,对办事流程进行动态评估、动态优化,政务服务办结时限平均压减80%以上,更多事项实现“全国通办”,打造“无证明城市”。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完善企业家服务体系,健全政企沟通服务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2026年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亩产效益”“标准地”改革,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争创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打造诚信齐河。
  (四)坚定不移惠民生、办实事,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坚持“齐河人民的利益是最大利益”,全力推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让民生福祉共建共享。
  一是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研究出台具体政策,减轻年轻人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用“真金白银”支持二孩、三孩政策落地。实施好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和教育人才三年助力计划,推动师生比跻身全省前列,完成乡镇初中进城,全面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实现“最好的位置建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好的建筑是教学楼”,让齐河孩子应上尽上、教师应招尽招、学校应建尽建、待遇应保尽保,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促进高中教育扩容提质,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让齐河学生愿读尽读、外地学生慕名而来的良性发展,让更多孩子进入名牌大学校门。实施县职业中专提升改造,抓好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新院区、德州德瑞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建设,全力打响齐河职业教育品牌。建好济南大学产教融合园区,推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河校区改造提升,积极对接招引外地高校来齐办学,打造省内知名教育高地。
  二是聚焦劳有厚得,稳步提升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确保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实施好全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试点项目,精准打造“齐享”公益岗,千方百计为群众找活干,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为全省蹚出路子、创出经验。健全干部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确保齐河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持续缩小收入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推动更多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迈入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聚焦病有良医,加快建设健康齐河。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组建医疗集团,建设县域医共体,对全部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统一管理,实现医务人员双向流动,推动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高标准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按照县人民医院分院标准提升各乡镇卫生院,新建300处农村卫生室。进一步扩充医务人员编制,强化高层次、高学历医疗人才引进,培育一批名医、名专科。深化拓展与北京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知名医院的交流合作,引入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建好钻石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四是聚焦老有颐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确保“十四五”末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探索推行“医康养护救”五位一体模式,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的总数达到50%以上。
  五是聚焦弱有众扶,实施社会保障工程。逐步提升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扩面征缴效率,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完成1000套廉租房建设,充分保障低收入群体安居。建立更加精准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加大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脱贫边缘户的常态化监测帮扶,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五)坚定不移兴文化、促文明,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厚植“齐河精神”,彰显城市品格,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打造文明城市标杆。举全县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确保首创必成,争取优异成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干部群众、凝聚各方共识,大力弘扬时传祥精神、孟祥斌精神,持续开展“双十佳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选树更多齐河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时代楷模,进一步打响“大义齐河”道德品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引导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黑陶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提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标准,完善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周末剧场”演出、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活动,依托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大剧院,积极承办国家级、世界级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抓好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加强对黄河文化、晏婴文化、黑陶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阐发、系统研究和包装策划,加强非物质文化宣传保护利用。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创优工程,每年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富有齐河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文艺力作,讲好新时代“齐河故事”。
  (六)坚定不移优生态、重保护,构建绿色发展格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坚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涵养绿色生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严格执行环保领域各项制度法规,压实各级各类环保责任,完善提升生态保护协同治理机制,落实“河湖长制”“路长制”“林长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加强大气联防联控联治,打好治企、清散、消煤、控车、降尘组合拳,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加强断面监测和上下游协防协治,高标准提升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保障河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建成覆盖全县耕地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创建“无废城市”。
  二是推动全域美丽。以“全域美丽、全域生态”为目标,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有品质的美丽城市、独具特色有活力的美丽乡镇、连片互助有前景的美丽宜居示范区、朴实友好有乡愁的美丽村庄、笑语果香有温度的美丽庭院、通达立体有花香的美丽廊道、优质丰产有生机的美丽田园、水清河畅有画意的美丽河溪湾。特别是抓好22条骨干河道综合治理,优先连通城区水网,逐步实现城乡水系相连,通过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水清岸绿的沿河景观,打造全国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样板。聚焦交通干道、黄河岸线,大力开展造林增绿活动,建设贯穿全县的多样性绿色生态景观带。
  三是倡导绿色理念。积极开展节约型城市创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整县试点,完成1000兆瓦光伏装机并网,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以上。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建好“智慧水务”供排水指挥中心,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定额管理,实施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积极探索中水回用模式,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区。
  (七)坚定不移聚合力、守底线,夯实稳定和谐根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聚焦民主法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建设更高质量的民主政治。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发挥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抓好党管武装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件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广泛开展“八五”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依法治县群众根基。
  三是实现更高效能的社会治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守牢“一排底线”,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领域风险。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深化“一张网、一平台、一中心、一队伍”模式,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整合12345政务热线、5674567民生热线、信访、网格等各类线上线下诉求渠道,构建“一网通办、精准研判、问计于民”的大数据平台,形成解决群众诉求的闭环运行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织密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高站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党的领导全覆盖、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从严治党全覆盖,为齐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打牢思想根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把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的“一号工程”,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好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注重分析研判,强化舆情管控,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二)坚定不移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实施“红齐”党建品牌建设工程,夯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根基,推动农村网格到街到巷、城市网格到楼到单元,实现“党建到底、信访息声”。实施城市基层党组织全域提升工程,推进城市居民小区(网格)党支部实体化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连片整治行动,多形式、高标准推动党建联合体创建,打造全省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示范样本。动态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培育一批年收入过百万的集体经济强村。扎实开展农村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对农村“三资”及相关领域问题全面清理,扫清乡村发展障碍。统筹推进机关、医院、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完善“党建+项目”模式,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双百示范工程”,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和新就业群体中的影响力、号召力。
  (三)坚定不移提升作风能力,锻造过硬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绩论担当、以贡献论英雄,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精通业务的明白人,把工作当成学问来研究、当成事业来对待,干中学、学中干,成为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要争做真抓实干的行动派,树牢“扎实、落实、务实、实效”的“四实”作风,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事业发展、赢得群众口碑。要争做勇争一流的排头兵,坚持“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发扬“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有先进就学、有经验就借,有问题就改、有短板就补”的“六有”精神,不甘人后、拒绝平庸,矢志赶超、追求卓越,努力创造在全国、全省领先率先的新业绩。要争做雷厉风行的先行军,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早晚”意识,树牢“立即办”的行为习惯,破除一贯如此的思维定式,定了就要办,说了就要干,干就马上干,干就干最好,靠实干苦干,干出齐河的美好明天。
  (四)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净化政治生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守重要节点、紧盯关键少数,深挖彻查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查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严惩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持续深化政治巡察,高质量完成届内巡察全覆盖。注重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笼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把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有机结合,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营造风清气正、河清海晏的良好政治生态。
  实干成就伟业,劳动创造幸福。去年伊始,县委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齐河三问”:你是齐河人吗?你爱齐河吗?你愿意齐河好吗?齐河的建设发展靠我们,我们同时也是受益者,相信大家心中对这三个问题都有共同的答案。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齐河三问”,在接续奋斗中续写齐河新的时代荣光!
  各位代表、同志们,齐河人民的幸福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回应好人民寄予我们的深切期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为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为全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齐河建设新辉煌而不懈奋斗!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