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记忆中的耙地
□解永敏
  写下“耙地”二字的时候,像是突然闻到了泥土味。记忆里的泥土味有些腥臊,但却有一股清新气息直逼胸腔。
  泥土味最浓的时候自然是秋天。故乡的秋天绝对是一个繁忙的季节,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人群,乡亲们一个个笑容挂在脸上,收获着一年的丰硕果实。渐渐地,丰盈的田野慢慢退去,留下的则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平坦地面,有蟋蟀、蝗虫在上面蹦跳,有野兔在上面奔跑,它们像是抓紧时间在无尽的旷野里舞蹈,试图挽留住这一年最后的风景。
  犁地、耙地,大多开始于这个时节。可以说,犁地与耙地是两姊妹,谁也离不开谁,有犁地就有耙地,先犁后耙,犁是为了翻土,耙是为了弄碎土块。耙地通常是在土地犁耕后和耩地前,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之作用。耙地的主要农具自然是耙,耙通常分为圆盘耙、钉齿耙和水田星形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耕作机械化在农村依然没有普及,几乎都是根据实力养有牛马驴骡等牲口,耙地时一般得有几头牛或驴骡拉着耙,“耙把式”在后面执掌着鞭子,掌握着耙地的深浅和耙地的方向。我们村子里的耙地把式也就几个人有,而我最熟的是金平叔家的。
  农村的耙大多由两部分组成,木制部分叫耙床,形状像几个矩形的集合体;铁制的部分叫耙钉,穿在耙床上成两排。耙地时同犁地一样,要有几头牛或驴子在前面拉套牵引,用力要匀,不然的话耙床会拉斜。耙床大约有两米长,耙钉也叫耙齿,约有六到七寸长,总共二十几根,每根楔在耙眼里上部露三分之一,下部三分之二用于耙地。
  耙地技术性较强,一般人不会耙,稍不注意在耙床上踩溜了就会出危险。还是我十六七岁的时候,星期天参加生产队里劳动,歇息时跑到金平叔耙地的地方,非要尝试下耙地滋味。金平叔不同意,说把你的小腿弄伤了这责任谁都负不起。我说耙地比解一道数学题还难学?争来争去,好脾气的金平叔终于答应了,我便依样学样,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扬鞭,吆喝着三头牛便顺着大田往前走起来。
  刚开始,牛拉着耙走得很正常,我站在耙床上扬着鞭子也就有些得意,还想这耙地也不难啊,金平叔为什么非要强调技术性?正想着,拉耙的三头老黄牛站下不再往前走,我扬起鞭猛力一抽,老黄牛们突然用力一冲,结果把耙床拉斜了,我根本没防备,一个趔趄从耙床上闪下来,一根耙齿死死挂住了裤子。这时候,在旁边看着的金平叔大喊了一声“吁”,老黄牛们立马停下,金平叔望着我刮出一个洞的裤子,笑着说:“怎么样,知道马王爷爷三只眼了吧? ”
  教训很深刻,虽然之后再也没敢学过耙地,但“耙把式”们稳稳站在耙床上的身姿,却永远化作一幅农耕图保存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农村里的犁地耙地早已实现了现代化,驻足秋野,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拖拉机在犁地耙地,没几天功夫,秋收后空闲出来的田野也就全部被平整出来了。而感受现代农耕文明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唤醒对往昔的记忆。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记忆中的耙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齐河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