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县“三品”证牌成为农民增收“金招牌”
认证品牌90个,认证面积3万亩,年带动农民增长上亿元
作者:王颖
  本报讯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程现昌)临近春节,达利集团、北京京客隆超市等食品名企进货员,堵在华农公司销售部催货。华农公司 “新欣佳”牌麦心粉、馒头粉等产品,常年热销全国大型超市和食品企业,达到年产值1.7亿元。
  每年春节,华农都会出现扎堆催货现象。 “出现脱销,人家就是奔着公司绿色招牌来的。现在人们的健康观念强了,大家都关注食品安全,华农产品都是绿色食品,是农业三品认证食品,大家吃着放心。”华农公司总经理刘旭辉介绍说。
  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关键不是种得出、养得出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卖得出去、能不能卖个好价钱的问题。抓品牌就是抓效益,抓品牌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总抓手。近年来,我县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企业立足农产品优质、安全、无污染的品质优势,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农业 “三品”认证,以农产品升级,倒逼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我县是全国580个蔬菜发展重点县之一、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县和全市畜牧大县,在粮食、蔬菜、畜牧三大产业领域,推行清洁种植和健康养殖,是推进三品认证的 “主战场”。 “推进三大产业三品认证,我们采用 ‘六化’模式,既推进种植品种优良化、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技术集成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营销品牌化和典型示范规模化。”县农业局局长曲学文说。
  推进三品认证,龙头是关键。今年,我县新引进旺祥牧业、大旗食品等5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各类农业合作社46个,并推行龙头+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生产模式,统一指导分散农户的生产、种植,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商标闯市场,推广订单农业,扭转了过去质量不一、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行为。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624家。
  今年,我县实施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三新”工程,并制定各类技术标准,编制了重要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并加大农药、肥料、饲料等投入品的源头监管,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种养基地30多处。
  截至目前,我县三品认证个数已达到90个,其中有机食品64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无公害鱼产品4个、无公害畜产品12个。认证面积达到3万亩,年认证产量达10万吨,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亿多元。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县“三品”证牌成为农民增收“金招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