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神头镇依托四大平台打造“智里先锋”党建品牌——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通讯员杨文月报道
  本报讯 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充分激发党建工作核心功能,彰显神头镇地域魅力,激发神头镇域活力,今年,神头镇党委依托四大平台,精心打造“智里先锋”党建品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打造思想平台,夯实理想信念根基。神头镇依托乡镇党校,在全区率先实施“N个一”流程化、规范化培训模式,开展“千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与区委党校、相关科局建立合作关系,选聘优秀讲师、业务骨干定期到镇党校上台开展理论培训、业务指导,持续为党员干部“充电”赋能。今年以来,已累计培训党员1700余人次。搭建“智里先锋”大讲堂,选择优秀党组织书记、先锋模范人物以及好学敢问、进步迅速的优秀学员上台,讲感受、谈体会、说收获,把“单一讲”变成“大家讲”,让基层党员听得懂、记得住、起共鸣,已累计开展大讲堂3期,18名优秀党员走上讲台分享心得体会;针对流动党员,通过微信群、公众号、邮寄等方式,常态化输送党建信息、政策措施等实时动态,邮寄、发放学习资料180余套。
  打造行动平台,提升担当作为力度。依托“初心·陵航—在你身边”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建设7个“红色速递服务站”,党支部书记和村内“无职党员”化身“快递小哥”,帮助村民代收快递,同时兼顾群众诉求收集,定期收集群众在“党员服务、综治司法、计划生育、民政社保、便民代办”等方面的需求。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人员群体,定期入户走访、慰问谈心,全方位收集民情民意。已累计帮助村民代收快递2000余件,入户走访120余人次,收集各类群众诉求70余个;5个村建起了“暖心食堂”,党支部书记化身“大厨”为村内老人烹调“暖心餐”;麦收期间,各村更换新增照明设备、修整生产路、成立“三夏”生产党员服务队无偿为弱势群体、无劳动能力的人抢收粮食,累计平整生产路5000余米,帮助困难群众抢收小麦200余亩,组建应急突击队98支,参与人员1400余人,全力为群众抢收抢种保驾护航。
  打造互助平台,实现队伍能力提升。建立“一帮一、一带一”机制,4个“示范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扶4个“强基村”党组织书记,累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5次;深化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建立《神头镇党委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工作台账》,党委书记率先垂范,全体班子成员主动认领,以基础相对较差、工作相对薄弱、问题相对突出的基层党组织为重点建立联系点,建立党支部联系点9个,定期深入联系点,通过深入走访、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村级理清工作思路、补齐工作短板,已累计深入党支部联系点30余次;以老带青、“传帮带”为抓手,深入挖掘老党员先进事迹,搭建“初心讲堂”,结合党员“月训”工作,让老党员走上讲台,分享初心故事,让年轻人走上讲台,谈体会谈落实;同时针对自身建设、业务工作、生产发展等不同需求,分类结对,一对一、点对点定制需求导师,为青年党员干部提供对口的帮扶指导,助力青年党员快速成长。
  打造阳光平台,加强作风建设。研究制定《神头镇村级党员干部“十要十不准”规定》作为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和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增强党员纪律约束和组织约束。深化“阳光报告会”制度,每季度将“三务三资”情况向群众公开,同时进行党组织书记为民服务活动“初心亮晒”,组织党员群众对党支部书记“初心实践”开展情况进行测评,镇党建办人员和包村干部组成回访监督工作小组,对党支部书记的服务对象进行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了解党支部书记为民服务情况,镇党委在镇驻地设立“初心实践”榜,并以“红黑榜”“流动红旗”形式奖先促后,每季度评比一次,着力整改督导中出现的问题,打造作风过硬队伍。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