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滋镇——
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通讯员郭宗辉报道
  本报讯 近期,滋镇社会大救助工作站及365暖留中心按照市区两级文件要求,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部署和摸排,目前救助工作初显成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用心走基层察民情。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对于困难的弱势群体,要求各级干部要主动对接,提高站位。“困难群众的救助情况直接决定他们的切身利益,镇村两级干部要本着将心比心的原则救助困难群众。 ”滋镇人大主席陈秀梅说,“兜底线,保民生是根本要求,一定要应救尽救,应保尽保。 ”
  以行解民忧暖民心。村协理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我镇一困难家庭孩子高考后因学费问题造成经济困难,民政工作人员经过入户调查和系统研判后,初步认定将孩子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在后期帮助其申请办理低保家庭大学生救助政策,一次性救助5000元,帮助孩子解决上学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六月份共摸排400余户,初步认定符合条件53户,滋镇组织镇村精干力量帮助困难群众准备申请材料,从严从实从快做好救助工作。
  下一步,滋镇将加大力度摸排,利用村公开栏张贴宣传页、入户走访、集市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做好主动发现和群众咨询受理工作,双向发力,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