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候帮旭报道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郑家寨镇全田合作社的大棚里看到一派丰收景象。社员们正在忙着把成熟的黄瓜、豆角整齐地码在筐里,送上货车。
这片丰收的景象要得益于郑寨街村党支部书记郑召臣同志,自2017年任党支部书记开始,他便把发展经济、搞活产业作为工作的重要方向。“以前的村里没有什么发展路子,村里的老百姓除了种点粮食养点牲口,基本上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因为熟悉这片土地,又有满腔热情,郑召臣同志从当上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为自己的家乡和百姓谋一条致富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郑寨街村想要致富还得从土地上找路子。在郑召臣同志的协调下,2018年,村里组建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首期流转土地500亩,二期又流转100亩,这600亩土地,经支部协商,用于种植小麦、玉米、水果玉米,力求用规模种植提高产量、压缩成本,这一年,村集体创收2万余元。
进入2019年,在外出学习青岛、烟台等地的特色种植产业后,郑召臣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在村内发展蔬菜种植,保留430亩土地继续种植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剩余170亩土地开展特色种植,优先引入辣椒、甘蓝以及药用菊花等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的作物品种。从单一作物种植到特色蔬菜种植,中间困难重重,对种植技术了解不深,他便聘请平原、潍坊等地的技术专家帮忙;自己打不开市场销路,便多方联系蔬菜批发商和临邑、禹城等地的农贸市场实行代卖、寄卖。他坚信,挖掘土地优势、发展特色种植这条路一定是对的。用两年的时间,郑召臣同志带领村“两委”终于将特色种植这条路走通,村集体经济在2020年底达到了10万元。
2021年,郑召臣同志积极申请中央财政扶持资金项目落地本村,借助中央财政扶持资金,村里规划建设15个低温大棚,统一由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运营管理,用于种植西红柿、芹菜、黄瓜等蔬菜,并雇佣本村劳动力进行大棚维护、土地除草、蔬菜采摘等工作,解决了村内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面对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的目标,郑召臣同志将增收的目光落到了土地流转上,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多次与水发集团洽谈合作,并鼓励村民提想法、说疑虑,打消群众的顾虑,最终顺利与水发集团达成了1000余亩土地的流转合作。
优秀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榜样人物……一本本荣誉证书彰显郑召臣同志不辞辛劳地付出,承载他多年来积极带动村里脱贫致富的满腔热血。“干工作脑子要活,要敢于去尝试、去学习,不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谈到未来,郑召臣同志计划用2-3年时间,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打造近郊型乡村休闲目的地,将种植和文旅结合,努力带领村民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