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任婧婉宋萌萌报道
本报讯 2月5日,在临齐街道刘大友村,90岁的省定贫困户刘长泽正从水龙头接水做饭。“俺年纪大干不了活,原来都是接雨水喝,或者邻居给点水,现在政府给装上了自来水,既方便又干净,生活更好了。 ”刘长泽说。
为保证所有贫困户全部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我区在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解决我区区域内所有饮水不安全贫困户,全部销号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和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共解决了1629户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至此,全区48.6万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安全卫生的“黄河水”,实现了城乡“同源、同网、同质”的24小时不间断供水。
智慧信息管理全流程在线监控
在区自来水公司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对徽王庄镇的水质、水压、水量信息进行查看。“依托智慧信息技术,咱们全区城乡供水装上了‘千里眼’、‘探照灯’,1100多个监测点的信息随时能查看。 ”自来水公司信息科科长李静海说。
为实现了城乡“同源、同网、同质”的24小时不间断供水,我区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丁东水库为水源,陆续投资4亿多元,利用陵城区自来水厂做管网延伸,在全区打通供水“主动脉”,让黄河水流淌到全区每一个乡镇、每一处村庄、每一家用户,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同质同价的供水服务。
同时,我区投资300万元,建立了智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1100余处监测点进行监控,实时在线监测水压、管网和末梢水的水质、水压等信息,每个数据按照时间连成一条动态曲线,一旦发生异常,监测点就会立即报警。通过智慧信息管理,陵城区实现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流程实时在线监控,确保供水全流程留痕、全过程安全。
106项全指标水质检测把关饮水安全
近日,德州市2020年第二轮农村饮水水质巡检对我区水厂出厂水106项指标、输水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进行了检测,检测指标全部合格。
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是确保供水安全的前提。我区投资1682万元,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县级106项全指标水质检测中心。同时,该区建立了专业化检测队伍,12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可全面胜任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全指标化验分析,并通过CMA认证,水质检测能力领先全国县级供水部门。“我们每天对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水相应水质指标进行常规检测,水源水日检6项,水源水全分析每年2次;出厂水和管网水日检11项,周检15项,月检42项,出厂水全分析每年2次,水处理车间根据水质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水处理方案,确保饮用水安全可靠,让老百姓喝着放心。 ”区城乡供水水质检测中心主任李华丽说。
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高效便民
在区自来水公司第四供水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尹宽星接到滋镇前许村村民的报修电话,立即派抢修人员出发,仅1个小时就将断裂的阀门进行了更换。“我们服务中心辐射神头镇、滋镇、义渡口镇等周边五个乡镇的居民供水,入冬以来已上门维修500余次。 ”尹宽星说。
为确保供水设施、管网安全运行,我区实行块状供水管理,结合行政区划、管网辐射等因素,“化整为零”、缩小管理半径,分别设立了临齐街道、徽王庄镇、安德办、糜镇、郑家寨镇5处供水服务中心,具体承担泵站二次加压、水质监测、维修服务等职能,加大保障了农村用水户水质、压力、流量、提高了供水灵活性、安全性。同时,该区提供快捷维修服务,建立了30余人的专业维修抢险队伍,配备专用维修车辆、应急送水车辆,设立116供水服务监督电话,实现城乡24小时不间断供水。
管网建设、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良性运行机制建设,我区城乡饮水实现从“面的覆盖”走向“质的提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被老百姓誉为“埋在地下”的民心工程。工程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我区被山东省水利厅评为“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陵城区自来水公司被省水利厅评为“农村公共供水省级规范化单位”,被水利部评为“2020年度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