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陵城镇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通讯员 豆娜娜 报道
  本报讯“环境治理人人参与,美丽家园户户共享”、“移风易俗由我做起,文明社会共同创造”……如今在陵城镇农村绘制的文明墙上,宣传文明新风尚的标语、漫画随处可见。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四德”工程、移风易俗等活动深入开展,一股股文明之风正吹进陵城镇的千家万户,奏响了一曲曲温馨和谐的文明乐章。
  虽已进入炎热的夏季,但每天下午刚过2点,在陵城镇钟官屯村的主街道上,都会按时出现两名身着橘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他们推着清理车,拿着扫帚仔细地清理路面及排水沟内的垃圾。“现在村里的环境保持已经由最初的宣传引导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家家户户的垃圾都自己用垃圾袋装好扔到垃圾桶里,村内胡同非常干净整洁,两名保洁员主要负责主干道卫生,镇上的垃圾清理车每天都转,垃圾日产日清。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长中介绍说。如今,该镇群众享受到的是“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城市化保洁服务。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开展以来,该镇陆续实施了以“三清五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各村垃圾桶、垃圾池实现了全覆盖,垃圾转运车、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极大改善了农村卫生现状,成为真正惠及农民的“民心工程”。“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两届“骑行大赛”的成功举办,让陵城镇环卫一体化进一步提档升级,逐步探索出一条走“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发展之路。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使得文明的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村、每个人。在该镇邓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刘俊良指着村里刚换好的四德榜说:“上榜的每一位村民都是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后大伙儿一致推举的,有好媳妇好婆婆,有爱岗敬业的、见义勇为的,个个都是能竖的起大拇指的模范人物。 ”现在该镇村村都建有“善行义举”四德榜,每个季度各村都组织村民推选一次上榜人物,让登上榜的倍感光荣,没上榜的再接再厉,小小四德榜鼓舞着村民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红白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一度在农村日益横行,群众负担越来越重却碍于情面跟随迎合。为杜绝这些不良风气,今年陵城镇下大力气开展移风易俗改革。全镇154个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各村由村民商议后制定出统一的红白事操办流程及宴席标准,每位村民的红白事必须按规定来,不能随意突破。同时,该镇积极鼓励各村建立公共墓地或祠堂,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土葬方式。贺家村在2014年率先建起了祠堂,当时群众对此都不太支持,后来村支书赵德宝的叔叔去世,他和几名村干部顶着压力做通了婶婶和堂兄弟的思想工作,叔叔成了村里第一位进祠堂的逝者,当时在村里引起来不少议论,后来赵德宝给大伙儿算了笔经济账,进祠堂不用买棺材,村集体购买音响播放哀乐可省去雇吹拉弹唱,再加上祭祀只限花圈、降低宴席标准等措施,一场丧事可节约七八千元,群众很快就纷纷认可了。目前,该镇已有10余个村建起了祠堂或公墓,移风易俗活动正在全镇广泛推行。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陵城镇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