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乔秀菊:“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作者:李照明
  □记者 李照明
  从同事那听说了乔秀菊的故事,记者意欲前往采访。但同事又提醒道,去年先后两次有媒体想采访她,都被她以“照料父母天经地义,不值得宣扬”为由善意地回绝了。这更增加了记者的好奇心。
  8月1日,在同事说服她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县人武部西侧的一个居民区,见到了46岁的乔秀菊。性格开朗、充满活力,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这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刚进门,还未落座,一位满脸皱纹、精神矍铄,走路略显蹒跚的老人满脸笑容地走进来,乔秀菊告诉记者,这是她的“爸爸”陈文德,听说记者来采访,正在外面乘凉的他非要赶回来说说。
  记者说明来意后,便与乔秀菊拉开了家常。
  1998年,对乔秀菊一家人来说,是生活变化最大的一年。乔秀菊原在毛纺厂上班,丈夫陈光友在机械厂上班,当年夫妻双双下岗。雪上加霜的是,家住于集乡陈光亮村的婆婆又患上脑血栓,住院不久,病情略有好转,陈文德老人又患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刚刚失去工作,老人又卧床不起,那段时间乔秀菊夫妻二人的情绪降到了“冰点”。值得庆幸的是,在夫妻二人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出院后,为了便于照顾老人,夫妻二人把两位老人接到家里。而此时,又面临着一大难题:没有工作,包括孩子在内一家五口人吃啥?老人的医药费从哪来?最终夫妻二人商量决定“分工”:乔秀菊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丈夫外出打工挣钱。
  在记者的提问下,一直面带笑容的乔秀菊,回忆起往事禁不住潸然泪下:“很多年没有流泪了,我的泪早在10年前就流干了。 ”据她介绍,刚出院那段时间,两位老人,两间屋子,两个吊瓶,她跑前忙后,还得照顾上小学的孩子。婆婆有严重的后遗症,瘫在床上,不会说话,看着老人难受她心如刀割。为让老人能舒服一点,她几乎时时守护在老人身旁,不厌其烦地帮老人锻炼说话能力,重复着换、洗、喂这些机械动作。老人大小便不受控制,她曾在一天内为老人换过9套被褥。一个生活无法自理老人的屋里,没有异味、没有蚊蝇,有的是老人脸上表达不清的笑容。就这样一直持续到2005年老人患乳腺癌离开人世。“我热爱生活,爱我的家。我父母去世早,我曾对两位老人讲,我再也不想失去亲人,我不是儿媳妇,是二老的女儿,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会用生命来支撑这个家。 ”艰辛的生活没有压倒乔秀菊,反而让她变得坚强起来。她说,泪流到没有,就只有笑了。
  在婆婆患病期间,陈文德老人也患上了脑血栓,在乔秀菊的照料下,逐渐恢复了自理能力。久久不曾开口的陈文德老人激动地对记者说:“有工资的没我这没工资的好,她给我订了齐鲁晚报,帮我每天洗脚,两天洗一次澡,三两天换一身衣服,哪个儿媳妇做得到?这孩子心好,感动老天了!要不我活不到今天啊! ”如此精心照顾公公的做法,一开始时还有很多人说闲话,后来,人们都被乔秀菊感动了,闲话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手挑大拇指的敬佩。如今,小区一说“好媳妇”都知道是乔秀菊。
  采访结束时,记者碰到了曾与乔秀菊一起工作过的邻居李德宝,他告诉记者,乔秀菊在1984年因为机械故障,右脚趾除大拇趾几乎全被碾掉,而她从未因此影响对老人的照料。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乔秀菊:“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政教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