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还来就菊花

  □周斐
  秋风送爽,金菊飘香,佳节又重阳。
  忆起去年重阳日,与家人同赴菊展赏菊。那婀娜多姿、层层叠叠、色彩绚丽的菊之倩影,至今仍萦绕于眼前。
  菊之美,不仅限于形,更在于其意蕴。赏菊、赞菊,自古有之。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咏菊”诗篇数不胜数,菊花高洁、淡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于是,菊花便拥有了诸多雅号。
  这些雅号既生动贴切,又丰富了菊花的文化内涵。
  在菊花的雅号中,最为直观的当属“黄华”“黄英”“黄蕊”。因早期菊花多为黄色(不像如今色彩这般多样),以色命名,恰如其分。在中国文化里,黄色又被视作金色,故而菊花还被称作“金英”“金蕊”“金钿”。
  菊花开于农历九月,故而别名“九华”。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云“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此处的“九华”即指菊花。同时,又因菊花开在寒露与霜降节气之际,取其应节令而开之意,故又别称“节华”。
  菊花不惧严寒,傲然绽放,因其品质高洁被称为“花中君子”。于是,这在深秋寒霜中盛开的花朵又有了“傲霜”“冷香”“寒花”之名。清代诗人黎简写出“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的诗句。他将园中“幽竹”与“寒花”对仗,以竹菊的孤清、高洁自比。
  陶渊明爱菊,世人皆知。陶诗中多次写菊,是因菊花不畏严寒的傲骨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高度契合。而菊花“不并百花丛”的冲淡之气,也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心境如出一辙。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菊花成为人们心中淡泊、超脱的象征,正如周敦颐所写:“菊,花之隐逸者也。”于是,菊花又得了“东篱客”的雅号。杜牧写出“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的诗句,自此,菊花还被称为“陶菊”。
  菊花气味清香,可用于茶饮、泡酒、做点心。自古就有重阳节喝菊花酒的习俗,《西京杂记》中写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被视为重阳节的“长寿花”,一方面因其经霜不凋,生命力顽强,被赋予长寿的文化象征;另一方面,《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即久服菊花有助于增强体质,能益寿延年。故而,菊花又被叫作“延年”“长生”“日精”“延寿客”“傅延年”“制秃龄”等。
  菊花的雅号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要数“笑靥金”了!此名出自唐代侯宁极所著《药谱》。“笑靥”二字,是指菊花盛开时花瓣如同人脸上的酒窝,用拟人手法呈现出菊花的鲜活之态;“金”则表明菊花色泽金黄,明艳秀丽。“笑靥金”这一雅号,充分展现出菊花的生动之姿、光艳之美,难怪重阳节赏菊的习俗流传至今。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既要欣赏其外在之美,也要领略其内在意蕴。菊花不仅可饮、可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重阳佳节,亲朋欢聚之时,信手拈来,佐酒下饭,岂不妙哉?想必这样的“赏菊”,会更具文化意味,也更有风雅之趣。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还来就菊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