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朱集镇前周村探索“红枣+”“旅游+”模式促产业转型——
融合发展实现多元增收

游客在枣林采摘金丝小枣


  

□本报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李凤辰
  “来,快摘几颗尝尝,这里的枣又脆又甜。”9月21日,朱集镇前周村的枣林采摘园内,游客正在采摘鲜枣。9月中旬以来,金丝小枣陆续成熟,前周村117亩枣林采摘园内热闹非凡,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前周村深入实施红枣振兴战略,转思路、破困局、蹚新路,持续在红枣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从红枣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宣传等方面制定奖补激励政策,着力打造红枣公共品牌,初步培育了枣芽茶、枣花蜜等红枣新产品。
  “前些年,红枣行业低迷,由于利润不高,老百姓都不愿再伺候枣树,致使枣树撂荒严重。”前周村党支部书记周之军介绍,很多时候出现了一家一户管不了、管不好、不想管的问题。曾一度出现当地枣农把枣树砍掉种上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现象。
  2018年,在朱集镇政府的扶持下,前周村成立了乐陵市同创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找到了一条适合金丝小枣发展的“合作社+”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包括“合作社+专业化、规模化管护”“合作社+订单式、电商式销售”“合作社+科技化、智慧化生产”。
  “合作社+专业化、规模化管护”基本破解了一家一户管不了、管不好、不想管的问题;“合作社+订单式、电商式销售”解决了红枣销售难、收益少的问题;“合作社+科技化、智慧化生产”解决了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的问题。
  “原来自己种植管理,每亩枣树年收益最多1700元,现在能到2700元,合作社每年还会发放额外分红。同时,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还能拿到80元的工资。”前周村村民王荣昌高兴地说。
  合作社在探索改良枣树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同时,形成规模种植带动枣产品加工,合作社现已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周之军说:“我们掌握了枣树栽植和修剪的新技术。打掐下多余的枣条,防止枣树长得过高,这样枣树间隙大,阳光能照进来,结下的枣又多又甜。”
  合作社大厅的储物架上摆满了“红枣果汁饮料”“枣花蜜”“芍药金花”等红枣精加工产品以及枣树林间农作物深加工产品,彰显着“合作社+”模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枣林内,满树的小枣让人看着欣喜,吃着甘甜,满满都是收获的喜悦。前周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门前都有垃圾箱,还进行了垃圾分类。路边不仅有绿化树木,还种上了花,村民家院子里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前周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农家乐经营发展等举措,在村级旅游事业发展、村民文明素质提高、个人收入增加等方面取得成效。
  前周村现有民宿5家,已与我市几个旅行社达成合作,开展春夏之交赏枣花、品枣蜜,秋季采摘金丝小枣,冬季观雪景,四季写生等多种旅游项目。
  “现在正值旺季,看着每家民宿生意都红红火火,心里很高兴。下一步,我们还将请专家对农家乐及民宿进行室内规划和改造提升,打造真正的高品质民宿,让更多的游客来做客。”周之军说。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融合发展实现多元增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