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聚才谋振兴 领航雁归来
——乐陵市回引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调查


花园镇房家新村党委书记房富民录制讲解乡村振兴的视频


  当年多次拒绝回村任职邀请的房富民,在今年的“两委”换届选举中,不仅连任了花园镇房家村党支部书记,还当选了合并后的房家新村党委书记,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奔康带头人、乡村振兴“领头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带头人?如何选好带头人?带头人要干什么事?针对农村“空巢化”、经济“空心化”等现象,吸引能人返乡,破解乡村人才短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乐陵大胆实践,实施了‘雁归工程’,常态化、多渠道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挑起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探索出一条人才回引之路,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乐陵经验’。”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说。
  目前,乐陵共有千余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有166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像房富民这样担任村“两委”主要职务的“领头雁”就有57人。杨安镇前石村党支部书记石海岗通过种植糯玉米、
  变“要我回”为“我要回”,精准对接让在外能人情有所寄“回得来”
  说起“雁归工程”,曾经三访房富民的花园镇党委书记周强颇多感慨:“吸引能人回乡任职,不能只打感情牌,更要建渠道、搭平台,找准双方需求的结合点,在‘回引’二字上下功夫。”为做好“回引”这篇大文章,乐陵可谓用心亦专、用情亦深。全面摸清在外优秀人才情况,是精准回引的前提。乐陵市乡村三级干部定期走访,做到流向地点、从业情况、政治面貌、返乡意愿、入党志愿、履职愿望“六个清楚”,并将752名在外优秀人才纳入定向回引需求库。同时,在人才市场、驻外人才服务站和市乡两级便民服务站设立“到村任职”服务窗口,为有意向到村任职的优秀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代办服务。在“枣乡智慧党建”门户网站设立“我要到村任职”专题,优化到村任职流程,让有意向的优秀人才随时随地了解政策,畅通在外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渠道。想让在外务工人员“回家”,就要让他们找到归属感。乐陵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北京、天津等地建立39处流动党组织和人才服务站,发挥回引人才返乡创业、到村任职牵线搭桥作用,选派5名工作人员常驻北京,在驻京流动党员党委负责日常工作开展,为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在外务工创业人员、流动党员微信群,及时发布乐陵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成果、介绍干事创业优惠政策等。政策宣传到位,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痛快地下定决心。房富民起初就有多重顾虑:个人工作方面业务较多,担心精力达不到;对村内情况了解较少,担心干不好。“还有一点他没直说,那就是对家乡发展环境不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这也是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大心理障碍。”周强说。解除心障,尤需坦诚相待。乐陵依托驻京流动党员党委和各级党组织,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连续3年举办“我为家乡绘蓝图”“流动党员返乡创业”等活动,邀请300余名优秀人才到民生工程、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让在外优秀人才切身感受家乡变化,增强返乡信心和决心。在现场观摩和镇干部三番五次上门拜访中,房富民看到了家乡的良苦用心,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2017年他走马上任。与房富民有着相似心路历程的,是朱集镇张法村的任刚。2018年之前的张法村矛盾突出,村内却找不到党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在与村民的深入沟通中,任刚进入镇党委的视野。1978年出生的任刚,从2007年起就在北京从事酒店管理工作。任刚的工作经历以及在群众中良好的口碑,让他成了带头人的合适人选。但面对镇党委的邀请,他却下不了决心。2018年3月,张法村组织村“两委”换届工作,由于村内突出的矛盾问题,换届没有成功,这让任刚意识到村内问题的严重性,更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在镇党委第二次发出邀请后,他不再犹豫,毅然回村任职。“大家信任我,我就要想方设法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任刚坦言。
扶上马,送一程,帮带机制让回引人才才尽其用“干得好”
“‘雁归工程’的初衷不仅要将人才引回,更要让他们成为领航者,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乐陵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因忠表示,“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在外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培养锻炼机制,让他们有能力挑起发展农村经济的担子。”引得回是基础,干得好才是核心。优秀人才返乡任职,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寨头堡乡东姜村党支部书记姜伟,原来是华强新材料驻京办事处主任,2018年刚开始回村任职时,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村民不是员工,管理企业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过来管理村民。”姜伟说。把人才引回家乡创业、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乐陵有一套成熟的办法。任职前,采取设岗定责、跟班锻炼、试用任职等方式,引导优秀人才积极参与民主议事、村务监督、民生事业等村级事务,让他们在脱贫攻坚、拆迁安置、乡村治理、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任职后,通过组织“走出去”学先进地区经验、“引进来”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村干部开拓思路、解放思想,提升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通过任职培训,姜伟很快从管理村务的“小白”,成了一名行家里手。在与全体党员、村民商讨的基础上,确定从解决村内遗留难题和发展集体经济上入手。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东姜村开展了村集体“三资”核查清理工作,最终收回集体机动地36亩,并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发包,为村集体创收近8万元。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姜伟又做起了土地文章。通过考察,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整建制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农户每亩土地年均增收500元,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每年可增收近万元。能够“送一程”的,除了任职提能工程,还有“一对一”帮带机制。乐陵从市直部门选派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特派员,对初任村干部实行“一对一”帮带,缩短“适应期”。花园镇恭敬李村返乡任职村干部李方勇,在任职之初,面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土地问题无处着手。为此,乐陵市委选派市农业农村局的张世峰和花园镇司法所干部田作民担任特派员,“手把手”教方法、出点子,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清缴长期被侵占的集体土地235亩,帮李方勇树立了威望,打开了工作局面。推行到村任职干部试用期制,对返乡任职优秀人才先试用半年,期满进行思想和工作实绩综合考察,考察合格者再予以任命。这不仅让村干部有了压力,也让村民有了“话语权”。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组织村民,对返乡任职人员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确定等次,工作优秀者,表彰奖励;不满意者,限期整改,形成大干快干争一流的工作氛围。
拓宽成长渠道,激励保障让任职人员心有所系“留得住”
“德州市担当作为好书记”“乐陵市最美共产党员”,在铁营镇张王官村党支部书记王登玉的办公室抽屉里,几张奖状被他仔细地存放着。他说,这些荣誉是党和群众对他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让自己不敢懈怠。农村工作琐碎繁杂,不仅需要操心事务,更需要交心群众。如何留住返乡任职人员的“心”,就变得颇为重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就是乐陵针对返乡任职人员实施的“暖心工程”。一张张奖状,不仅承载了王登玉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了张王官村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之路。王登玉也是受镇党委邀请回乡任职的,为了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工作,他将在天津的公司全部交由儿子打理。任职后,他挖渠铺路,修建广场,绿化亮化,移风易俗,村容村风都有了明显变化。同时,致力于群众增收,大力发展苗木产业,使户均增收5000多元,并联系扇贝笼加工、数据线加工等项目,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王登玉总结前几届村班子的经验教训,推行了“阳光党务”,将党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结合,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通过拍照留档形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截至目前,张王官村党支部留存的照片已有上万张,装订成册后实现了所有花销账目一目了然、有据可查。如今,“阳光党务”做法在全镇得到推广,张王官村也从一个落后村变为先进村、模范村。“让在外优秀人才能够‘放下’外面的事业,心无旁骛带领乡亲发家致富,关键在于健全配套优惠政策,增强返乡的引力和留任的张力。”张因忠说。
  在政治上,对表现突出的返乡任职人员,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列席全市重大会议、重要活动。以最大比例从优秀返乡任职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拓宽成长渠道,2019年,2名返乡任职村干部获得公务员、事业编身份,实现从“村官”到“乡镇干部”的转变。在荣誉上,优先推荐参选“最美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花园镇大韩村党支部书记韩向勇,因为工作出色,被评为“2020年度最美共产党员”和省“担当作为好书记”。“能够为党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无上光荣。”韩向勇的话道出了返乡任职人员的心声。同时,设立回引人才到村任职专项奖励资金,每年评选“到村任职优秀人才”,给予每人1万元奖励。鼓励他们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根据工作业绩,提取一定比例的集体经济收益作为激励报酬,最高一次性可奖励10万元。建立“返乡人才创业园”,开设项目审批、融资担保等12条“绿色通道”,为返乡任职人员带领村集体创业提供最大便利。在参与村务工作过程中,韩向勇被乐陵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所打动,不仅人留了下来,还在村内建起了服装厂。从天津创业返乡的能人石海岗,现在是杨安镇前石村党支部书记,他成立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糯玉米、生态养鹅,带动了村民和集体双增收。“公司的事情可以向后拖拖,但村里的事情一时也不能耽搁。”房富民任职之后,往村里跑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放不下这份职责。他不仅带领村民创办合作社,搞养殖种植,在网上销售绿色农产品,使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还向慕名而来的外地村干部讲授自己的管理心得和致富经验,当起了家乡“形象大使”和农产品代言人。回引人才关键是善待人才天下之治在人才,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从古至今,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下,人才振兴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原动力。但现实中,受外部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乡村人才难引更难留的情况时有发生,已成为不少地方乡村振兴的“卡脖子”问题。乐陵市大胆实践,实施了“雁归工程”,常态化、多渠道吸引乐陵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挑起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可谓抓住了乡村人才振兴的“要害”,既解决了当下的人才短缺现实问题,也找到了乡村人才振兴的长远之策。与乐陵市回引的人才交谈,不仅感受到他们深切的桑梓情怀,更体会到他们对党委、政府人才政策的肯定。正是从上到下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善待,让回乡的能人找到了久违的家乡味道,甘愿放下打拼多年的事业,再次扎根家乡,投身家乡建设。可见,要把回引人才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关键是做到善待人才、人尽其才,让人才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融入感,能够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彰显个人价值、实现社会价值。靠感情引才。“出人头地,只为衣锦还乡”,这是不少中国人的故乡情结。在农村,能够外出创业的人才,普遍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敢想敢干。事业有成后,这些人往往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尊重。这种情况下,来自家乡人的尊重和肯定,对他们来说尤为宝贵。因此,我们要以更宽广的心态,善待、爱护返乡人才,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个性做起,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他们从细微处感受到家乡的胸怀和温度,吸引他们想回来、愿回来。靠事业留才。真正的人才,看中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对回乡的人才来说,乡村的广阔天地是干事创业的宽广舞台,但回来之后,要在这个舞台上“唱什么歌”“跳什么舞”,还要结合实际。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就要结合本地实际和人才特点,在产业选择、发展路径上加以指导,在政策上加大扶持,让想干事的回乡人才能干事、干好事。靠示范育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中,回引人才就是“火车头”“领头雁”。用好回引人才不仅要让他们投身农村发展,更要让他们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自己的本事能力传播出去,带动更多的外地人才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本土人才尽快成长,打造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本报记者 冯光华 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 史勇华 贾鹏 郝坤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聚才谋振兴 领航雁归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