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打造农村公路养护、普货管理、治超查违3大智慧平台——
数据“跑腿”公路管理提质增效

  “不用到现场就能治理道路上的超载违法行为,干了20多年的治超工作,我第一次感觉这么踏实轻松,这非现场执法系统真是给我们省了不少力啊。”9月1日,乐陵市交通运输监察站站长梁砚民感慨道。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以智慧化、数字化为导向,学习外地先进做法,打造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普货管理、治超查违等工作的3处智慧化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和服务效率。
“天眼”执法超载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记者来到乐陵市交通运输监察站,梁砚民一直细数非现场执法系统给工作带来的变化。他是一名“老交通”,1997年来到交通部门,2000年调至监察站工作,一干就是21年。“以前治超执法纯粹是‘人海战术’,我们分6个队,每个队5个队员,每天在省道上值班14个小时,困得受不了了,就去车里休息一下,另一个同志顶上。”梁砚民说。非现场执法系统操作室内,监察站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操作系统,9块LED屏幕能够多角度显示省道240运载车辆情况,“你看,在道路上的这处凸起的部分就是检测地段,可以实现不停车称重,也就是说货车只要是走过,就能瞬间称出车辆载货重量,系统自动判断是否超载,然后显示在屏幕上。”梁砚民介绍说,自从启用该系统后,他们执法的准确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海峰介绍,以前执法是用人眼判断,如今是“天眼”执法,数据“跑腿”,执法效率实现再提升。非现场执法系统具备动态称重、车辆抓拍识别、视频监控、超限车辆LED显示屏、自动报警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对车辆实现全天候自动检测、号牌识别、筛录,大大提高了公路监控力度,形成治超高压态势,有效规范执法行为,缓解治超难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找关系”“说人情”等现象。他们还建立健全执法流程,采取动态设备检测拍照,辅助站点人工路面查处违法行为,对不主动进站配合检测的逃逸车辆,联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追查打击。
创新第三方监管模式千辆货车有了“大管家”
  “运用第三方动态监管平台管理普货等运营车辆,不仅能更快更好地进行全时段动态管理,还能提供更多的服务。”市运输公司总经理张延军说,自从上马了普货运输动态监控系统,普货运营车辆管理工作干得特别舒心。乐陵共有普货运输公司94家、营运车辆3080辆,出租车公司3家、出租车199辆,公交车公司2家、新能源公交车180辆,网约车公司4家、网约车53辆。如此庞大的群体,如何管理成为难题,“运营货车多是挂靠在企业,统一管理就相当于给企业和货车司机双双戴上‘紧箍咒’,导致监管阻力较大。”张延军坦言。与此同时,运输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普遍较低,特别是接受过专业化动态管理培训、能熟练应用平台进行动态监管的行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支撑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引进第三方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和驾驶员安全培训,使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普货运输动态监控信息中心,操作员能在动态监控系统熟练地找出正在德州运营货车的动态信息,正在行驶中、暂时休息、长时间停放的车辆都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点”表示出来,“不仅是车在地图上的动态,车内情况也可以一目了然。”张延军说。第三方平台对车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其中重点对超速驾驶、疲劳驾驶、夜间行车等违规行为进行过程监督、实时预警,实现第三方发现问题、运输企业处理问题、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闭环管理。目前,全市已有2000余辆营运车辆被纳入到该平台。 “屏幕上的这些如血管一样的线就是乐陵各镇街的村路,而这线上的节点就是养护员给我们提供的村路照片,只要用鼠标点开,就能清楚看到近段时间村路的情况,从而判断出是否予以养护。”市交通运输局工会主席杜胜军为记者介绍乐陵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平台。自2018年起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以来,我市实现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52.1公里,自然村通达240公里,形成了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但由于养护人员较少,养护工作极其繁重,主要体现在不能及时了解公路情况,平日巡查盲点较多等。为此,该局探索打造乐陵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平台,完成对全市路线走向、路面材质、路面宽度等道路数据的绘制采集,覆盖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总计2217.2公里,同时有效推动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信息化水平,“有了这个平台,公路养护没了死角和盲点,干起工作来事半功倍。”杜胜军说。目前,该平台已上传照片2万余张,覆盖乐陵境内所有村路。
□本报记者 于斌 本报通讯员 杨广胜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据“跑腿”公路管理提质增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