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担任黄夹镇付家村党支部书记半年的贾凤娟,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里——
这个遴选书记“接地气”

贾凤娟(左)在贫困户付振岗家走访。张晓琳摄


  “走进付家村,就是付家人。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办点好事。 ”10月15日,黄夹镇付家村党支部书记贾凤娟说。
  贾凤娟在黄夹镇工作20多年,今年4月,她通过公开遴选,到付家村任党支部书记。
  位于黄夹镇北部的付家村,是一个只有74户274口人的小村,耕地452亩,外出人口占总人数的2/3,村民收入主要以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村里的耕地大多用来种植树木。土地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村庄的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贾凤娟的村支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做到因户施策,如何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亲人”,贾凤娟下足了“绣花功夫”。
  初到付家村,贾凤娟就将高跟鞋换成了运动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位雷厉风行的女书记,皮肤晒得黝黑,双手变得粗糙。通过对全村多次走访、摸底,摸清村情民意,贾凤娟了解到,土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付家村也同样存在这些矛盾。通过“三资”清理工作,全村共收回村北集体机动地43.45亩。之前因种种原因导致全家无地的有39口人,涉及嫁入妇女及新生人口无地的有47口人,这部分村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土地。
  在乡镇工作了20年,贾凤娟太清楚土地对群众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最棘手的难题。她下决心,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让没有土地的群众有地种有收入,并且让他们认定这里永远都是他们的家。贾凤娟说,通过跟村“两委”成员交流,跟党员座谈,与群众沟通,多次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最终利用21天的时间,通过村民自报、实地丈量、审核复核、张榜公示等环节,顺利把土地分包到户,改变了多年来部分群众无地可种的现状。
  提到贾凤娟,年过花甲的付振岗直竖大拇指,赞叹贾凤娟真心为民办实事。原来,付振岗单身一人生活,患有哮喘病。靠养羊维持生活的他,把羊养在屋里,气味大,哮喘病厉害的时候,甚至喘不上气来。贾凤娟通过走访得知他的情况后,第一时间申请低保,解决了付振岗的吃饭问题。
  说到贾凤娟的“好”,可不是只有付振岗这样的困难户。“前段时间电动车挂牌,有村民不知道怎么办理,贾书记把民警请进村为我们服务,帮着老人把电动车推到挂牌现场。还有村民外出打工不在家,贾书记担心耽误了挂牌,电动车无法上路,多方联系下,最终将村里所有电动车都挂上了牌! ”付家村计生主任李俊梅不停地称赞,不管是修路灯、电子码申请,还是清洁煤推广工作,村里的事,贾凤娟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作为土生土长的乐陵人,一口家乡话无形中拉近了贾凤娟与村民间的距离。在田间地头,贾凤娟跟村民打招呼,总是以“家里的玉米”“地里的树苗”开头,面对这样一位接地气的“书记”,村民们也更加积极配合着贾凤娟的工作。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村民收入得到了保障。如今的付家村,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下一步,我们将整治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大家伙的生活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农田灌溉用水的问题。 ”谈及今后的发展,贾凤娟信心十足。□本报记者 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 张晓琳 刘静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这个遴选书记“接地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