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汇聚八方智慧 打响枣乡品牌
——第九届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纪实

枣博会开幕式现场


参会客商与市民品尝红枣


燕陵蜜酒吸引客商驻足


客商及市民挑选枣产品


乐家客公司工作人员现场熬制火锅底料


面点师现场展示技艺


  □本报记者 于斌 本报通讯员贾鹏 刘敏 郝坤
  “目前,乐陵已经举办了31届小枣节,连续8年举办枣博会、连续4年举办味博会。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小枣产业发展上下大力度投入,希望各位企业家、专家到我们的枣企业、生态枣林多转一转,提出宝贵意见,助力乐陵枣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9月12日,在第32届中国(乐陵)金丝小枣文化旅游节、2020第九届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樊廷雷在致辞中发出诚挚邀请。
  一场秋雨并没有阻挡人们参会的热情。开幕首日,枣博会现场接待人员达万余人次。“又好吃、又好玩、又好看,还能学到知识,今年的枣博会不一般啊。 ”和田昆仑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超感叹,他们已经连续参加4届枣博会,每年都会有新气象。通过枣博会,他们的品牌被熟知,产品销售渠道更加宽广。“今年,很多商家运用最新的网络促销手段,包括我市的一些部门,也都开启了网上连线模式,推介最新的产品及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市会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敏介绍说,此外,我市在枣博会期间召开了一系列高峰论坛活动,聚焦品牌建设、枣产业发展等,邀请全国各地高校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为枣乡腾飞再添薪火。
  更新颖
  营销模式推陈出新 展会效应凸显

  如果说前几年网络直播进枣博会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今年可以算是大显身手了。
  还是那个展位,还是推介金丝小枣,但朱集镇今年却是大不一样,“最早是展示小枣,后来是推介枣产品,去年前年都是扫码认购枣树,今年我们通过天猫、淘宝等平台,将产品放到线上进行直播销售,这不,不到2个小时,已经有上千个订单了。 ”朱集镇副镇长李宁说。
  记者看到,在该镇展位上,两位“网红”正在进行线上直播,将最新产品推介给粉丝。“她们并不是真正的网红,而是镇上红枣合作社的工作人员。 ”李宁介绍,从去年开始,该镇试水网上直播销售模式,今年初的一场疫情,让这一模式彻底火了起来,期间卖出的枣产品线上占到了80%。如今,该镇合作社联合社工作人员个个都成了直播能手。
  在枣博会一号展厅内,今年第二次参加枣博会的本地企业——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也开启了网上直销,“我们与天猫平台开展合作,从前年开始启动网上直销,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公司销售总监刘彦超说。该公司2002年建厂,从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30多个主打产品的大型食品企业,产品直供国内大型超市、餐厅,依靠的就是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目前企业计划与更多平台合作,将产品卖向全国。
  展厅的一角,2020科研成果沙龙正在火热进行中,该活动由市科技局主办,第一次由室内搬到室外,邀请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的教授,对今年关于枣产品、调味料产品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现场推介,力求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任喜东博士发布的‘金丝小枣发酵生产食用酵素产品关键技术’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很大,我们将第一时间与齐鲁工业大学进行再对接,争取运用到我们的酵素产品生产中。 ”百枣纲目集团负责人介绍说。
  山东乐家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新则对山东理工大学马钦元博士的“果醋饮料及传统调味醋研究成果”很感兴趣,“目前我们正在计划对产品进行再提高、再升级,包括品质、品种等,希望能与更多高校院所进行合作,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王加新说。“此次展会,无论是商家还是政府,都是各显其能,让展会效应更加凸显,提升了枣博会的知名度,对我市农产品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张敏说。
  更聚焦
  将品牌建设作为持续发展的基石

  新时代,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在今年枣博会上,如何打造品牌成为了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的热点话题。
  今年,我市发布“金丝甜”品牌及其最新产品,标志着金丝小枣有了自己的区域农产品商标。“2000年,乐陵就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商标、自己的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枣产业的发展。 ”山东金枣乡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窦晓勇说。
  在9月11日举行的“金丝甜”品牌新品发布会上,窦晓勇介绍了乐陵金丝小枣的背景、优势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简单来说,我们有四大优势:地域优势、产品优势、历史优势和企业优势,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小枣产业实现腾飞的前提。目前,‘金丝甜’品牌产品天猫旗舰店已建成营业,而自主开发的干枣类、果肉类、蜂蜜类等10余种新品也在陆续上市,积极抢占国内市场。 ”窦晓勇介绍。
  中国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主任刘鑫淼也作了题为“区域品牌引领产业价值升级”的PPT分享交流,“品牌不是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它是一种战略,甚至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刘鑫淼说,“企业腾飞需要两个翅膀,一个是科技,另一个是品牌。比如一看到苹果就想到烟台,一看到蔬菜就能想到寿光,一看到梨就能想到莱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他表示,乐陵小枣要想实现突围,必须打造好自己的区域品牌,从差异、价值、体验、传播4个方面入手,提升认识度、辨识度,让人们动心买、主动买,最终达到习惯买的效果。
  不仅是品牌发布,枣博会期间,我市还就品牌战略主题组织了2020健康食品品牌发展论坛和2020中国枣业品牌峰会暨产业进阶论坛等活动,各专家结合自身以及乐陵实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发展建议。
  山东天猫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国栋表示,将借助枣博会的东风,与当地以及全国枣产业企业建立合作,积极整合资源,并针对小枣特点开展各种线上促销活动,打响乐陵金丝小枣品牌。
  更务实
  保护枣树既是保资源更是保产业、保文化

“乐陵小枣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我们这片土地的魂。保护枣树是保住乐陵金字招牌的务实之措,不仅是保护资源,更是保产业、保文化。 ”9月12日下午2点,2020中国(乐陵)——枣树保护、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高峰论坛准时召开,副市长吴峰如是说。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力差,科技研发不够,种植管理粗放、产业化水平低、适应新市场需求的品种更新换代缓慢等问题,我市枣树撂荒砍伐的现象屡屡发生。“不光是乐陵,全国各地枣产区都面临着这样的现实。 ”中国枣研究中心主任刘孟军坦言。论坛上,从与会专家到企业负责人,从科研人员到枣树种植者,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讨论,其中朱集镇红枣合作联社理事长赵云海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近几年,我们针对小枣价格逐年下降,枣品质不能保障等现实情况,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走集约型、订单式路子,通过一系列完善措施,目前已经有25家红枣合作社,并成立了合作联社,既提高了枣农的收入,提升了他们种枣卖枣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枣树,同时还能助力脱贫攻坚,可谓是一举三得。 ”赵云海说。
  吴峰介绍,我市在枣树保护上采取多维度模式,包括资源、产业、项目建设等,形成闭环式、整体式,确保措施有效、可持续。资源方面采取挂牌式保护、增收式保护、发展式保护。
  划定10.6万亩的乐陵金丝小枣核心保护区,重点进行改良复壮、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保护措施,设立保护地标识,严禁无证乱砍滥伐。成立了红枣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在转变枣产业发展方式、促进枣产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依托科技创新,加快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红枣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提升上,做大做强百枣纲目、德润、汇源等现有龙头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培强骨干、招大引强等措施,结合南部生态区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引导一批枣类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集聚的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提升产业附加值;依托枣林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在千年枣林旅游景区全面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借力荣获魅力中国城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枣博会、枣花节等节会品牌作用。通过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提质增效、补齐短板、久久为功,使“乐陵金丝小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培育“质量型、创新型、品牌型”优质产业。
  汇聚八方智慧,共谋枣乡未来。加大人才招引,是此次枣博会更加务实的重要体现。 9月13日,我市举办了“智汇乐陵”2020人才科技洽谈对接会暨企业创新需求发布会。会上,我市向8名卫生、教育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以及与当地企业合作的专家学者代表颁发“人才绿卡”。
  我市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制定实施“人才绿卡”制度,主要为在乐陵工作或为乐陵服务的省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省重点创新团队技术带头人等12类人才提供。目前,全市已有173名高层次人才获得乐陵市“人才绿卡”,他们将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享受人才安居保障、生活保障等10方面15项便利化服务。
  我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项目引才、产业聚才、环境留才,培育引进各类人才4.5万人,集聚了中科院院士张新时、长江学者李洪文等106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加大科技投入,近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汇聚八方智慧 打响枣乡品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特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