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医护代表为吕海洋献花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没有不适的感觉,一切都挺好的。”日前,笔者一行前去看望我市首例、德州第三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吕海洋。在吕海洋的家里,他一边和5岁的儿子打着游戏,一边向我们展示着他的捐献证书, “能够尽自己微弱的力量,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件有意义的事,也是我一辈子的光荣。
吕海洋是我市人民医院保卫科的一名普通员工,今年31岁的他是一名复员军人,平时主要负责医院的巡逻、执勤等工作。 2010年在一次志愿献血的时候,他留意到了一份中华骨髓库印发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报名表,经过简短的考虑他就报名参加了。采集血样后,吕海洋的个人信息被输入到了中华骨髓库中。今年3月份,在得知自己的血样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基本匹配时,吕海洋第一时间签署了造血干细胞初配同意书,经过初配和高分辨率检查,吕海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并于7月15日,作为我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奔赴济南市省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经过手术加住院观察一周的时间, 7月22日,吕海洋成功完成捐献归来,市政府、市红十字会特意在人民医院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陈焕然以及德州红十字会的领导们专程赶到现场,亲切接见了吕海洋,认真询问了他捐献期间的生活和身体状况,给他颁发了捐献荣誉证书,并对他无私奉献的高尚行为,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操给予了高度赞扬。吕海洋的父母亲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得知儿子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也非常支持,老父亲很质朴地说: “能救人一命,是积德啊!”吕海洋的儿子小瑞轩今年5岁了,他还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回事, “现在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我就能骄傲地告诉他: ‘爸爸曾经救过别人的命!’这对孩子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吕海洋告诉大家,自从他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以后,收到了各界朋友对他的祝福, “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
据了解,我市中华骨髓库报名点设在市卫生局院内的市红十字会。截至目前,我市共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160余份。 “好多人对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有误解,担心对身体有损害,捐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始祖细胞。捐献不会令其功能受损,相反可以刺激其加速造血。 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多一个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白血病患者就多一分获救的希望。 本报记者 贾鹏 郝坤 加辉 晓彤 本报特邀记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