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全市首部AI动漫短剧《桃仙子的传说》发布
数字赋能 本土文化“活”起来

AI动漫短剧动漫短剧《桃仙子的传说》剧照


  本报讯(记者张志宁通讯员陈兰兰刘新玉)最近一段时间,家住陵城区临齐街道安平小区的程金勇成了“手机迷”。今年72岁的他,只要有点时间便会拿出手机,通过微信视频号观看AI动漫短剧《桃仙子的传说》。“自第一集播出后,我就成了最忠实的观众,这是发生在咱陵城的故事,通过动漫方式讲述出来,感觉特亲切,形式也更新颖。”程金勇不仅自己反复观看了多遍,还及时转发给朋友,让他们一起了解陵城的本土故事和动人传说。
  在陵城,《桃仙子的传说》几乎是本家喻户晓的故事书,前几部分是西汉时期文学家、滑稽大师东方朔的神奇传说故事,后几章是陵城当地的乡土故事和幽默笑话。因陵城是东方朔的故乡,且东方朔被传说为桃仙转世,故得此书名。虽然已出版了近40年,但大家对此书的热爱程度不减。
  近年来,陵城区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持续探索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联动短视频平台、商圈大屏等,同步开发文创产品,全力构建“内容生产—多元传播—产业转化”融合发展链路,推动本土文化破圈。今年7月,陵城区融媒体中心组建技术团队,开始AI动漫《桃仙子的传说》短剧创作,更好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制作,10月31日,首集《桃仙子的传说》播出,成为全市首部AI动漫短剧,并在陵城融媒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用AI动漫讲述本土故事,《桃仙子的传说》不仅是一次技术尝试,更是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桃仙子的传说》短剧以陵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为根基,以东方朔的神奇传说故事为主线,通过AIGC技术将故事重新演绎,为观众带来了全新视听体验。短剧聚焦“智圣东方朔诞生”“厌次春龙祈雨”等核心情节,既保留了故事书中“金龙救孤女”等经典桥段的人文内核,又融入了本地“五月鲜”蜜桃等特色元素,实现神话传说与地域文化的深度绑定。不仅如此,通过AIGC技术,成功将方言叙事、民俗风情、地方特产等本土文化符号可视化,有效帮助群众打开尘封的文化记忆,让沉睡在典籍里的民间故事“活起来”,让观众在碎片化观看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相较于传统动画制作,《桃仙子的传说》实现了全流程AIGC技术赋能,可替代部分原画、建模等人工环节,大幅减少人力与资金的投入。”据陵城区融媒中心创意视频部负责人赵波介绍,AIGC技术可快速生成分镜、渲染画面、合成音视频,一方面可以缩短从创意到成片的周期,另一方面还能快速迭代题材、风格,轻松适配甜宠、悬疑、玄幻等多元赛道,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
  《桃仙子的传说》短剧计划制作50集,每集3分钟左右,目前已播发5集。每集播放量均超过2万次,并不断攀升,让更多观众线上感受到陵城区文化的魅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字赋能 本土文化“活”起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