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防治慢阻肺 从远离烟草开始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王琰
  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上一段楼梯就上气不接下气……这或是患上了慢阻肺。今年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这是一种什么病?又该如何防范?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林丽。
  气管和支气管就像是给肺部通气的“排气管”,而肺里无数个像小气球一样的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发动机”。林丽解释说:“慢阻肺就像‘排气管’和‘发动机’同时出了故障。”因长期被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刺激,气管内存在炎症,导致空气吸进来难,呼出去更难。同时,肺泡弹性下降,甚至破裂,合并成少数几个“大气球”,也就是肺大泡。所以,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的症状。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这些高危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长期吸烟或者吸入“二手烟”的人,经常接触油烟和粉尘的人,有家族史或幼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慢阻肺早期非常隐蔽,林丽推荐了自测的方法:“爬楼梯测试”。如果在匀速爬楼过程中,感觉比同龄人明显气促,或者需要中途休息,就应该高度警惕,建议做“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如何科学防治慢阻肺?林丽给出了“三要两不要”的建议。要戒烟,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要加强全身锻炼(如散步、打太极),坚持做呼吸操(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以增强心肺功能、免疫力和活动耐力。要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不要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工作和生活中(如接触油烟、粉尘时)务必佩戴好防护口罩,做饭有油烟时打开吸油烟机,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忽视早期症状和高危因素,高危人群若出现气促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防治慢阻肺 从远离烟草开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