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天衢新区坚持“住房跟着产业走,保障围着人才转”——
办公楼里“长出”77套保障房
  

□本报记者刘潇赵鑫玲本报通讯员韩哲史娟娟
  11月11日上午7点50分,德州食品科技产业园内的皇家小虎华北超级工厂一片忙碌。流水线旁,工装统一的员工正紧张有序地工作。每天早上,从1号宿舍楼到3号烤肠车间,李梦娟用时都不到两分钟。
  李梦娟入住的1号宿舍楼,曾是产业园长期闲置的办公楼,紧邻皇家小虎的厂区。面对企业产能扩大带来的“住宿难”,皇家小虎工厂负责人李勃旸希望解决:“员工住下来,心才能安定下来。”
  天衢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了解到皇家
  小虎的诉求后迅速行动,一场“楼宇革命”就此启动。空置的办公楼被改造成77套设施齐全的宿舍,洗衣房、活动室一应俱全,600多名员工的居住问题得到解决。
  这77套住房的顺利落地,成为天衢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一个缩影。
  2023年6月,天衢新区成功争取到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适用区资格,成为德州首个获批该政策的区域。这不仅意味着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政策红利的落地,更打开了一条盘活存量资产的新路。
  在政策引导下,产业园区的配套用地与闲置房屋被重新赋予使命。
  今年2月,德州食品科技产业园人才公寓项目启动施工后,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全程跟踪核验,联合多部门协同推进验收。他们关注的不仅是“有没有房住”,更严把“安全、配套、便利”三道关。
  上个月,经过项目汇报、专家质询、现场核验等一系列环节,这77套住房顺利通过认定,正式纳入保障房体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如今在天衢新区,“住房跟着产业走,保障围着人才转”已经成为共识。“过去保障房‘集中建设、远离产业’的模式正被打破。现在项目精准布局在产业园区内,员工上班、居住在园区,通勤难题迎刃而解。”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部长李殿奎说。
  清晨一杯咖啡唤醒活力,傍晚一场球赛挥洒汗水,周末一场读书会邂逅知己。2023年建成的优徕青年社区,位于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是一个专门服务青年人才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这里的公寓虽然户型不大,但功能齐全。智能家电、定制家具营造出舒适氛围,真正实现“拎包入住”。社区还配备了专属管家,定期组织就业创业培训、读书分享、运动比赛等活动,全方位服务青年成长。“社区现有152套房,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目前已有170余名青年入住,大部分是园区企业员工。”德州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崔越介绍,通过“生活服务+成长赋能”双轮驱动,让青年人才住得安心、干得舒心。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既要速度,更要质量。天衢新区建立起“严格认定+全程监管”的双重机制。认定环节,多部门联合审查,通过项目介绍、质询答疑、现场勘查等流程,全面评估房屋安全、配套与居住适宜性;运营环节,明确“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要求,严格把关装修设计方案,全程监督施工,并加强后续使用管理,确保资源公平分配与有效利用。
  截至目前,天衢新区已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789套,为2700多人点亮了“家”的灯火。“从闲置资源到安居住房,这一转变背后是住房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李殿奎表示,全区将继续紧扣实际需求,推动“住有优居”,让安居与乐业同频共振,为德州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人才动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办公楼里“长出”77套保障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