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电梯开启智慧守护新模式
从“人找救援”到“救援找人”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潘
  林飞)“叮铃铃!”近日,市市场监管局
  数字化电梯物联网安全监管系统发出
  报警:某小区10号楼东侧电梯下行至
  14层突发急停,出现困人事件。
  自动报警的同时,电梯轿厢内的
  智能终端立即播放视频,安抚居民情
  绪,并将现场画面、停梯位置等信息推
  送至物业及维保人员。5分钟后,救
  援人员抵达现场,7分钟后被困居民
  安全脱困。“以前人工调度要反复打电
  话确认,现在系统自动通知,救援时间
  大大缩短。”维保人员的感慨,道出了
  德州电梯安全治理的“智慧变革”。
  目前,我市在用电梯突破4万台,
  “12345”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处置平台
  存在被困居民忘带手机、老人孩子不
  会自救、信号盲区无法求助等问题,成
  为电梯安全治理的“堵点”。为此,我
  市创新探索“物联网+电梯监管”路径,
  引入专业技术团队升级原有平台,在
  部分商场、医院及具备安装条件和意
  愿小区的4115部电梯上加装智能终
  端进行试点推广,构建起“实时感知、
  智能研判、快速处置”的数字化电梯物
  联网安全监管系统。该系统可全天候
  采集运行数据,自动识别45种故障与
  不安全行为,对困人、冲顶等风险实现
  毫秒级识别与报警,一旦发生困人事
  件,系统将同步触发多方报警,通过电
  话、短信、App推送等多种方式确保信
  息直达救援人员,并提供精准定位与
  故障详情,为快速施救提供全面信息
  支持。截至目前,平台处理报警92.9
  万次,完成1062人次困梯救援。
  “以前查维保情况要翻纸质台账,
  现在通过系统就能看到每部电梯的维
  修历史,监管更精准。”市市场监管局
  特监科科长王洪革说。系统为每部电
  梯赋予的数字标识如同专属的“身份
  证”,通过扫码可查看电梯安全状况、维保记录,遇紧急情况可一键求助;维保人员扫码完成作业,系统自动记录,实现“无纸化维保管理”。截至目前,平台已对26673条维保记录进行风险预警,推动电梯维保从“被动检查”转向“主动达标”。
  针对传统“固定周期维保”一刀切的弊端,我市还探索“按需维保”新模式。系统根据电梯使用年限、运行强度、故障历史等数据,为每部电梯定制维保方案:运行稳定的电梯适当延长维保间隔,老旧电梯或医院、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电梯则加密频次。目前全市已有642台电梯纳入“按需维保”试点,运维成本显著降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人找救援”到“救援找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