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借地热调温减碳 购食品级CO2“光合”固碳
“番茄工厂”一年“吃碳”2万余吨

  本报讯(记者王志强刘潇)9月9日,在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玻璃温室内,新一季番茄种植已拉开帷幕。工作人员忙碌之余,翻阅着种植账单,其中一份特殊的“碳账本”格外引人注意——它记录着温室通过“借”与“买”两种方式实现的低碳实践:
  一边是“借”——向地下1500米深的地热层借热能,一年直接减碳2.42万吨;另一边是“买”——每年购入0.8万吨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给玻璃温室里的番茄“加餐”,靠光合作用年固碳上千吨。这一“借”一“买”,一减一固,给现代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打了样。
  该公司的智慧玻璃温室,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文洛式智慧玻璃温室,占地505亩,被称为“番茄工厂”,种植的番茄讲究“绿智优选”“五分甜一分酸”。可过去,这“蔬菜豪宅”冬天取暖要靠4台燃气锅炉烧暖气,光燃气费就烧掉3000万元。“成本高、耗能不低,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路子。”公司项目服务部负责人殷大伟直摇头。
  转机就在脚下。德州的地热资源丰富,占了全省两成多。2023年,他们成了山东首家把“中深层地热能+高温热泵”这套高科技用在农业上的企业。地热能怎么“借”?钻10口深井,4口取水,6口回灌,把地下52℃的“热水”抽上来,用国产高温热泵把暖流送进大棚。用完后,再通过6口回灌井送回地下,这叫“以灌定采、取热不耗水”,回灌率高达98%以上。
  玻璃温室里藏着2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盯着冷暖变化。万一遇上寒潮,工作人员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能远程启动热泵,精准调水温、控流量,番茄一点儿不挨冻。
  “碳账本”算出真金白银。地热一上马,一年省下1500万元供暖运行成本;减碳效果明显,每年折合减排二氧化碳2.42万吨。
  “碳账本”上不仅有“减”,还有“加”。为了让番茄长得更好、产量更高,他们每年专门买入0.8万吨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喂”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里。经专业测算,一年能固碳千余吨。
  “你看,我们这‘碳账本’,一边是给环境减负,一边是给番茄‘加餐’,双管齐下,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薛林笑着解释,这“碳账”算得明白,算得值。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番茄工厂”一年“吃碳”2万余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