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中,探索“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新模式——
数实融合 制造业焕新升级

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


  

□本报记者唐晓颖本报通讯员高秀倩苗世彬
  夏津县新型纺织(纱纤)、武城县暖通空调跻身2025年度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乐陵市调味品“产业大脑”获评省级示范;179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数量居全省第2位……今年以来,我市在数字经济领域捷报频传。一场以“产业大脑+晨星工厂”为核心的制造业变革,让这座城市焕发全新活力。
690家“晨星工厂”领航智能化车间书写效率革命
  什么是“晨星工厂”?简而言之,是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为驱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全流程进行数智转型和价值重塑,具备技术引领、模式创新、集成协同、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等特征的新型智造工厂。
  “晨星工厂”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有着重要意义。它究竟长啥样?和普通工厂相比有什么不同?在位于宁津县的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记者找到了答案。
  “以前30天才能交付的订单,现在14天就完成了!”公司总经理任天恕介绍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多功能体能训练器。该产品不仅能提供瑜伽、增肌等专业课程,还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远程一对一私教。为这款智能产品赋能的,是企业打造的全流程数据化管理系统。
  作为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罗赛罗德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到数字智造的跨越。他们构建起“市场数据+生产协同数据+智能制造执行数据”的全流程数据化管理系统,打通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的信息壁垒,市场需求数据实时反馈到生产线,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每个订单的生产进度在系统内一目了然。
  同样的变革,还发生在位于德城区的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21万平方米的三层立体厂房,清花机、梳棉机、并条机高速运转,10名工人骑着小型电动车穿梭巡视,取代了过去上百人的忙碌场景。“从棉花到纱线要经过7道工序,我们通过上马智能化高性能纤维项目,实现了生产全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在线监测信息化,就连包装、入库都由机器人完成。数字化改造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让生产效率提高了三成。”公司副总经理侯文俊表示,成为“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只是起点,后续企业将加大科技创新,让生产更智能、更绿色。
  我市在重点行业推广创新应用,打造出一批技术引领、集成协同、绿色低碳的“晨星工厂”。这些“晨星工厂”以数字化为笔,在生产车间书写效率革命,引领全市企业“乘云而上、加数前行”。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打造690家“晨星工厂”建设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有60家企业获省DCMM贯标奖补资金,数量居全省第二。
解码“产业大脑”决策平台激活整条产业链
  “以前招聘最少得等半个月,现在最快3天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人,生产旺季再也不用为缺人发愁了。”谈起乐陵市调味品“产业大脑”带来的变化,山东崔禧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成凯赞不绝口。
  登录乐陵市调味品“产业大脑”的人力资源共享平台,页面上清晰显示出当地调味品企业的实时用工需求。“这个平台把行业里分散的招工、应聘需求‘拢’到了一块儿,企业招聘不用四处跑,工人也能精准找岗位,双方都省事。”崔成凯说。
  乐陵市调味品“产业大脑”由国企主导建设,覆盖当地280家调味品企业,九大服务模块如同“智慧中枢”,为产业链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原材料集采平台上,企业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从海南、广西的国际交易中心采购八角、胡椒等大宗商品,还能通过与黄河商品交易市场共建的香辛料运营中心享受更优惠的价格;线上交易平台首创“电子仓单+资金监管”机制,买卖双方都能放心交易;智慧物流系统联动九大交割仓,单票物流成本降低0.2元,旺季日处理能力达10万单;共建共享实验室覆盖32类食品检测项目,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检测成本15万元。
  山东众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奇讲述了一段“产业大脑”赋能企业的故事:去年5月,企业接到英国客户20万瓶瓶装调味料的订单,因公司调味料产品种类繁多,每种产品又由几种甚至几十种原料加工而成,单是原料核算就要耗费不少人力,订单交付时间又紧,企业为此犯了难。运用“产业大脑”让难题迎刃而解,借助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系统,订单被自动拆解为具体原料需求,精准分配到各个仓库,还根据实时库存情况自动生成采购单。王奇算了一笔账,仅这一项优化,企业每年就能节约人工成本超40万元。
  不只是乐陵市调味品产业,我市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大脑”多点破局。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大脑”助力芯片企业协同创新,禹城市功能糖“产业大脑”打通从研发到市场的链路,陵城区功能性纱线“产业大脑”推动纺织企业抱团发展……目前,德州已有7个项目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成为激活产业链的“关键变量”。
数实融合 绘就制造业强市新图景
  “如果说‘产业大脑’是服务产业集群的班集体,那‘晨星工厂’就是产业集群的尖子生。尖子生需要班集体的资源支撑,也能带动班集体共同进步。”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科科长赵俊杰的比喻,生动诠释了两者的紧密关系。
  为规范“产业大脑”“晨星工厂”建设,去年12月,我省专门出台了《山东省“产业大脑”建设指引(1.0)》《山东省“晨星工厂”建设指引(1.0)》,进一步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通过转型路径优化、转型供给提质、基础设施提速、转型服务提升四大行动,统筹破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难题。
  “我们建立了服务商资源库和咨询服务专家库,上门为企业‘把脉问诊’,量身定制转型方案。”市工信局局长孙洪魁介绍。针对不同行业的数字化改造需求,市工信局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并分行业召开供需对接会,为企业匹配“小快轻准”类数字化产品。以创建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为契机,探索搭建区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资源对接、资金申报等全流程服务。
  从“晨星工厂”的单点突破到“产业大脑”的集群赋能,德州以数实融合为引擎,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朝着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目标稳步前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实融合 制造业焕新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