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淀粉厂起步,到中国生物发酵及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十强——
福洋生物玩转玉米“变形术”

福洋生物生产车间。记者胡兵摄


  

□本报记者胡兵 见习记者付雅杰 本报通讯员辛凯
  8月10日,走进位于平原县的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粒粒玉米的蜕变过程和一条贯穿玉米精深加工的“黄金产业链”。
  普通玉米进入工厂后,经过生物转化,变身为葡萄糖酸钠、阿洛酮糖、海藻糖,从每吨2000多元的原料变身为每吨5万元的高附加值产品,身价跃升数十倍。福洋生物生产的葡萄糖酸钠已获得“好品山东”品牌认证,全球出口份额占比高达30%以上,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09年从一家区域性淀粉厂起步,福洋生物立足现代高效农业和生物技术,专注玉米精深加工,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生产实体、3个创新平台、1家物流公司的集团化企业,跻身中国生物发酵及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十强,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绿色工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玉米“变形术”的核心密码,在于科技人才支撑、科研创新驱动。企业组建了近200人的精锐科研团队,打造了福洋科研创新中心、上海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及山东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三大创新平台。与国内十余家知名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20多位院士、专家开展深层次合作。强大的创新引擎结出硕果:福洋生物已参与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相关成果获得中国轻工联科学技术奖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
  作为德州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福洋生物不仅自身强大,更积极赋能全产业链。通过技术咨询、产品应用服务、专家授课等形式,为链上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擦亮德州“淀粉精深加工”的金字招牌。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秀文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未来5年,福洋生物将重点攻坚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大力推进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新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以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福洋生物玩转玉米“变形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