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武城县广运街道曲庄村党支部书记曲凡军——
返乡当“头雁”科学种大田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李淑冉王一凡
  站在玉米地地头,望向被喷灌水雾笼罩的田野,曲凡军的眉间舒展了许多:“出苗齐、长势也不错,照目前情况看,产量能比去年好。”
  个头儿不高、略显敦实,初见曲凡军,他的朴素、干练令人印象深刻。出生于1985年的曲凡军,现任武城县广运街道曲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受家乡“能人返乡”政策感召,在外地做生意的曲凡军毅然回村,并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家乡振兴的“领头雁”。
  上任伊始,曲凡军便探索实施干部“四定”评价模式,激发班子活力。同时,积极“借智借力”,聘请在外能人和老党员担任村里发展顾问,从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经商者中选出4名35岁以下能人纳入后备干部库,由村“两委”成员“一对一”帮带培养,为村子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组织强起来,发展动力足。曲庄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曲凡军决定从农业入手,在土里“淘金”。“早在2017年,村里就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但入社土地仅有300多亩,规模小、产量低。”曲凡军说,2022年6月,他带领村干部逐户走访,从成本、风险、效益几个角度帮村民算账,成功推动1650亩土地入社,全村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随后,合作社根据土地条件科学划分了传统作物区与经济作物区,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管理,每亩地的种植成本下降50元。
  “之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科学。”在曲凡军的带动下,今年初,合作社应用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全方位、立体化监测各项农业生产数据。“以墒情为例,4个智慧探头能够对土壤的湿度、温度、酸碱度以及氮、磷、钾等指标进行全天候监测,每2小时更新一次数据,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状态,精准施肥灌溉。”曲凡军说,今年小麦在拔节期土地碱性偏大,他们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压碱,有效保障了小麦丰收。他们还购置了大型耕地机、联合收割机、自走式喷雾机、平地机等20多台大型农用机械,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为农服务中心,粮食库房、晾晒场、烘干设备等一应俱全,服务范围可辐射周边10个村庄。
  此外,曲凡军紧盯市场动向,主动与德商种业、康宏牧业签订种植协议,建立起育种、管理、回收“一条龙”服务体系。去年,每公斤小麦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2元,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合作社科学种田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曲庄村村民张立忠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家里有5亩地,每亩每年的租金加分红是1100元;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还能收入1万元。“只要能让老百姓增加更多收益,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付出就没白费。”曲凡军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返乡当“头雁”科学种大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