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湖街道乐缝创意坊成立20年,累计帮扶困难群众数千人次——
爱心和温暖在奉献中传递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徐玉峰

志愿者在制作居民定制物品。记者姜伟摄


  7月8日,走进位于德城区新湖街道丰华社区的乐缝创意坊工作室,“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10余名志愿者正在有序忙碌着。
  “最近正给颐养中心赶制一批侧卧器,一共60个。”乐缝创意坊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书记潘玉梅说,她们去德州心湖阳光颐养中心慰问,发现护理员在给卧床老人翻身时非常吃力,回来后便着手设计。“经过四五次调整,才定住了这个样式,充填物是高密度海绵,楔子造型便于垫在患者身下起到承托作用。”潘玉梅说。
  乐缝创意坊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5年,最初成员是包括潘玉梅在内的4名退休人员,针对社区困难家庭、老弱病残人员,从开始走访慰问、上门聊天,到后来捐助生活用品,帮助洗涮、打扫卫生。潘玉梅介绍,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多,需要捐助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样化,全靠买的话投入资金太多,她们便发挥特长自己动手做,做的东西既有抱枕、枕套、被罩等日用品,也有褥疮垫、小靠背等“私人定制”物品。
  工作室靠东面墙的展示架上,摆放着数十种根据居民需求量身打造的小物件。潘玉梅一一介绍,这个“甜甜圈”造型的圆垫子是为做肠改道手术市民设计的,那个袋子是为卧床患者翻身设计的……每一个物品的背后,都是志愿者无数次的上门走访和反复改进的结果。
  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为这支队伍注入新活力。56岁的志愿者王兰芬去年刚一退休就加入进来。由于本身就会编织东西,很多手工活她一学就会。“既能发挥自己长处帮助别人,又让退休后的生活变得丰富,特别开心。”王兰芬说。
  “6年前,我公公摔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乐缝创意坊的志愿者常来看望,送来靠枕、翻身带,我们一家很感激。”志愿者韩金凤在公公病情稳定后加入志愿服务队,缝制手工、走访慰问,她都抢在前面。
  志愿者孙俊伶的孙女赵紫涵自小跟着她一起入户走访,和患有尿毒症的婷婷结成帮扶对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这让原本腼腆内向的婷婷变得开朗了。 赵紫涵还加入了社区红领巾志愿服务队,担任副队长。已读高二的她,依然利用节假日参与社区活动。“奶奶换了股骨头后走路不方便,却没有停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要向她学习,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带给更多人光和温暖。”赵紫涵说。
  20年来,乐缝创意坊志愿服务队从一台缝纫机、几卷针线起步,广泛开展畅心聊天、连心缝补、暖心洗衣、悦心理发、舒心理疗、爱心帮扶“六大便民服务”。同时,协助社区开展普法宣传、人口普查等工作,累计为困难群体制作发放被褥2000余套、衣物1000余套、环保布袋5万多个,先后获评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山东省优秀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只要大家还需要,我们会一直‘缝’下去。”潘玉梅说,“我们要借助乐缝创意坊志愿服务队品牌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在乐缝创意坊志愿服务队的影响下,新湖街道组建起“首善先锋”志愿服务总队,总队覆盖19个社区,拥有87支分队,志愿者达3600多人。“今年以来,新湖街道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32场次,涵盖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暑期托管、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领域,惠及居民1596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新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宗耀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心和温暖在奉献中传递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