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城法院延伸司法触角——
“疏调审”巧解物业纠纷

  本报讯(记者杨德林 通讯员万光彩)近日,德城区法院运用“疏调审”机制成功化解一起物业纠纷,双方握手言和。该案中,某小区居民王某因对物业服务不满意,拖欠物业费长达4年,物业公司将王某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如果直接判决,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于是联合社区调解员和物业行业专家,多次组织涉案双方协商。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沟通,王某态度有所转变,物业公司也认识到自己在服务中的不足,承诺会加强管理,并减免王某部分滞纳金,王某将拖欠物业费一次性补齐。
  今年以来,德城区法院积极顺应形势变化和群众需求,探索物业纠纷治理新路径,与区住建局、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物业公司等开展联合调研,确定物业纠纷诱发因素,围绕暴露出的物业服务不规范、居民法治意识淡薄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基于调研成果,德城区法院构建“疏调审”全链条物业纠纷治理体系,明确“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思路,为物业纠纷治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构建“预防-调解-速裁-示范”四级递进解纷体系,通过“智慧监管+透明服务”双轮驱动,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为切入点,引导物业公司转变理念,以高标准物业服务赢得业主认可。同时,深化“综治中心+专业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区综治中心作用,以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为依托,对物业纠纷等涉民生案件,通过调解函方式分流至社区所在街道,实现基层调解力量与法院联动对接,调解分流率达到90%以上。
  立足“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机制,聚焦物业纠纷案件易发点、多发点,组建物业纠纷巡回法庭,深入社区、小区开展普法宣传及法治专题讲座。选取多个典型案例公开开庭审理,邀请居民旁听,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同时,在巡回审判过程中,法官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向居民普及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物业纠纷的发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疏调审”巧解物业纠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