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红豆薏米水并非“祛湿良方”!医生提醒——
祛湿别乱来,伤身

  记者滕璐 通讯员王琰
  说到祛湿,很多人就想到红豆薏米水。德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王春红提醒:祛湿千万别盲目,红豆薏米水喝不对会伤身。
  中医讲的“湿气”,就像身体里“黏糊糊的脏东西”,它赖着不走,会堵住身体气机正常运行,让人没精神、容易生病。健康人一般能挡住湿气入侵,但如果身体底子虚(正气不足),湿气就容易钻空子。它主要通过几种方式侵入人体:住处潮湿、淋雨或是长期从事水上工作等;饮食不节制、贪吃生冷寒凉之物、酗酒等;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不动;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等,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湿邪内生。
  王春红说,红豆薏米水、玉米须茶确有祛湿效果,但要辨明体质、注意用法。以红豆薏米水为例,其中关键的“薏米”(又称薏仁、薏苡仁)有两种用法,即生用和炒用。生薏米偏寒凉,适合利水渗湿;炒薏米则擅长健脾止泻。而且红豆薏米水整体偏凉,适合湿热体质(比如感觉身体又闷又热,像个小蒸笼)的人。如果是寒湿体质(比如怕冷、手脚凉、肚子凉)的人,经常喝反而容易伤脾胃、耗阳气。
  其实,大部分人可利用饮食、运动,排出体内湿气。在饮食上,要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做饭时在菜肴中加入葱、姜,降低其他食物的寒凉性质;冬瓜皮、茯苓、陈皮、红枣等都是“温补”脾食材,适合大多数人;不要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多做运动,运动出汗可以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同时要避免过量运动,夏季天气炎热时可选择早晚凉爽的时间,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湿。”王春红表示,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的阴虚体质人群,月经量少、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等血虚体质的人和妊娠期女性不能祛湿,老年人和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湿,易伤及正气。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祛湿别乱来,伤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