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入选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仁术精诚守护“掌心宝宝”

高雁翎在抢救台上为新生儿做治疗。记者唐志梅 摄


护士长照顾早产儿


  记者滕璐 见习记者许欢 通讯员李梦娇
  6月16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第二批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名单,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成功入选,填补了德州市及周边区域救治中心的“省字号”空白。
  高精尖设备护航新生儿
  作为德州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将新生儿医学科作为省级救治中心全力打造。医院高度重视,成立中心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东海挂帅。近年来,先后引进车载呼吸机、亚低温治疗仪、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监测仪等在内的30多台套尖端设备,为危重新生儿救治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对危重新生儿而言,争分夺秒转运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决定性环节。而深夜铃声划破寂静,被告知有危重宝宝急需从外地转运而来,却是新生儿医学科医生的值班常态。科室主任高雁翎说:“接到电话,一般立刻协调经验丰富的医生,随专用救护车争分夺秒奔赴现场,科室值班人员随时准备接应抢救。”这支由经验丰富的新生儿专业医生、专科护士和急救司机组成的24小时响应团队,配备有移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单元)功能的救护车,内置呼吸机、暖箱、监护仪等抢救设备。
  同时,医院为转诊患儿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检查、优先治疗、优先住院,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无阻。自2022年以来,无论从河北景县、故城,还是德州周边县市区,这套体系均能实现“无缝转运”至医院,累计安全转运危重新生儿数百余例。
  多学科联手屡创生命奇迹
  “多亏大夫发现及时,孩子才得到了有效救治……”一位早产患儿的救治经历,正是新生儿医学科强大疑难病诊疗能力的生动写照。这个胎龄32+5周、体重仅1.5公斤的早产儿,入院时因肺部发育不成熟导致呼吸困难,医护团队评估后立即启动呼吸支持。经过3天救治,这名早产儿能自主呼吸了。
  本以为患儿度过了危险期,细心的高雁翎在查房时却发现了异常:孩子腹部膨隆。经过检查发现腹腔内有积液、双侧膈下游离气体,高雁翎考虑是消化道畸形导致穿孔引起的。随后,科室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最终商讨出治疗方案——为患儿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早产儿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大手术。但凭借小儿外科和麻醉手术科的医生充足经验,团队医生顺利完成了这次手术。
  术后,患儿无法正常进食,静脉营养成了生命支持的关键。液体量、电解质、热卡……每一项都由医护人员精准计算。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患儿成功度过呼吸关、感染关及消化关,顺利出院。
  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并不是新生儿医学科的单打独斗,需要与产科、小儿外科、急诊科、麻醉手术科、医学影像中心、超声医学科、眼科等医护团队共同完成。而正是多科室的协同配合,创造了无数危重新生儿生命的救治奇迹。如今,医院能成功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膈疝等危重症患儿。代表病例疑难程度的CMI值也在不断提升,今年5月新生儿医学科CMI值再创历史新高,达2.2763,而这个数值越高,表明医院处理疑难危重症的能力越强。
  数百面锦旗见证医患深情
  “这个声音好熟悉!是高大夫吗?”在医院附近的路边,呼喊声让高雁翎停下脚步。“高大夫,二十多年前多亏您救了我家孩子!他现在都是1米87的大小伙儿了,正在备考研究生呢!”
  时光回溯到2001年,医院新生儿医学科收治了一名体重仅1.1公斤的28周早产儿。孩子的父亲在北京咨询了多位专家,得到的答复都是让他放弃治疗。母亲泣不成声:“这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也得治!”在新生儿医学科医护团队不舍昼夜的全力救治和精心呵护下,这个脆弱的小生命不仅顽强存活,还健康长大,与同龄人无异。“孩子考上高中后,我俩带着锦旗,来到医院,把这个喜悦分享给新生儿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母亲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如今,新生儿医学科收到的锦旗已有数百面。“妙手回春救早产婴孩,仁心仁术铸生命丰碑”等真挚话语,凝聚着超千例危重新生儿家庭沉甸甸的谢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不仅精研早产儿精细化管理策略,更积极联合、指导周边省市及县区医院,通过会诊、授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区域新生儿救治水平,促进了医疗技术的交流共享。
  截至2024年,该科年接诊危重新生儿超1200例,转运成功率100%。凭借这份过硬的“成绩单”,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新生儿医学科成为区域内新生儿健康的坚实“守门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仁术精诚守护“掌心宝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