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索通公司临邑生产基地大力实施数智化技改
单位能耗下降百分之十五

  本报讯(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刘长胜 王燕)6月20日上午10点,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邑生产基地中控室内,电器工程师王江龙认真观察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每个数据的波动都关乎生产的稳定与效率,大屏幕可实时呈现2127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他介绍。
  智能工厂系统是索通公司数智化技改升级项目的重要一环。去年,企业制定“1+N”数智化战略,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一个智能总部与多个低碳智能工厂相融合的管理体系。2024年投资3648万元,启动数智化技改升级项目建设。
  索通公司数智化技改升级项目以27万吨预焙阳极生产线为依托,涉及智能系统建设、订单履约、产品研发与技术质量管理等多个智慧化应用场景打造,部分大型设备更新及自动化升级。
  改造后的生产线,数智化贯穿于每个环节。动力车间内,车间主任杨德峰展示着智能点检系统上线后带来的改变。以前设备巡检需要3人花3个小时完成,现在物联网传感器可自动采集数据,异常情况实时报警,设备点检效率提升至99%。“3.22万个数据点位如同工厂的‘神经触角’,从原料输送、成型焙烧到成品检测,实现了全流程覆盖。”杨德峰说。
  移步生阳极车间,新投运的自动化中碎设备高效运转。实行智能化改造后,车间煅后石油焦各粒级纯度提升了5%,产品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每年可减少原料浪费超3000吨。
  焙烧车间里,即将“上岗”的阳极智能清理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在高温环境下完成残极清理作业,降低九成安全隐患。不远处的炭碗自动填充装置同样“身怀绝技”,凭借视觉识别技术,使填充精度达到100%,成功攻克了异型阳极适配难题。工程师王迎春称,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生产线切换产品规格的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在能源管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每吨产品的综合能耗数据,据介绍,系统运行后,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5%。
  公司副总经理王琪亮介绍,智慧化应用场景是此次数智化技改升级的一大亮点。以订单履约场景为例,可实时跟踪订单进度,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安排到产品交付,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查。产品研发与技术质量管理场景中,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周期可缩短30%。“我们的技改升级项目将于9月全部完成,届时智能工厂系统将全面上线。”王琪亮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单位能耗下降百分之十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