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政企携手 民营经济向新向好
——全市经济发展年中观察系列述评之三

在第四十二届中国国际体博会上,泰山体育展厅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厚植“沃土良田”,播撒“阳光雨露”,民营经济呈现出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局面。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8.72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98%;民营企业17.55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6.65%。
  政策是资源、是导向,更是力量。好政策落地生根,必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先后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12条、先进制造业强市25条、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等政策,持续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系统、有解思维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携手构筑惠企矩阵:实施市场主体播种、企业梯次培育、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找准差异化竞争优势;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应享尽享;创新建立集成式纾困助企帮扶机制,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建立工信企业金融服务沟通机制,多部门定期研究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谈及集成式纾困助企帮扶机制,位于临邑的山东新鲁星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珍连连称赞。今年3月,市工信局工作人员深入新鲁星公司调研,了解到企业因开拓新市场急需融资1000万元。他们迅速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向几家银行介绍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不到一周就有银行带着定制化方案上门,为新鲁星公司解决了融资难题。
  实践证明,让政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政府部门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就能够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哪里发展环境好,“候鸟”就往哪里飞。市委、市政府深知,企业的壮大、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政务服务生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
  今年,我市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系统部署,从市场主体感受出发,明确提出让企业经营更有舒适度、让个体创业更有活跃度、让人才创新更有适配度、让项目建设更有时效度。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中,既要有服务意识,更要有服务方法。全力打造更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更多从企业实际需求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企业可感可及。用心用情为企业和企业家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抢抓机遇、心无旁骛谋发展,将亲商、重商、安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更好发挥体制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加快破除各类市场准入障碍。准确把握“为”与“不为”的尺度,坚持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确保所有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在禹城市,新建成的济南二机床(禹城)数字化工厂一期项目订单已排到年底。从开工到建成,该项目仅用15个月。项目顺利推进缘于德州实施的“高效开工一件事”改革。立足项目开工等热点问题,我市持续优化审批服务,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13项审批集成办理,将“一堆事”合并成“一件事”。目前,全市已完成407项建设工程项目“高效开工一件事”的审批。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打通要素保障“大动脉”。去年,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请68位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部分企业家反映,人才、用工、融资等要素保障存在短板,房租、物业、物流等经营成本较高。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精准保障各类资源要素持续向企业倾斜,聚焦突出矛盾,破解共性问题,全力助企降本增效。同时,坚持分类施策、一企一策,深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难题。
  当下,科技创新无疑是助力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发展民营经济须“向新而行”。作为德州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作为!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4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泰山体育携多款奥运级科技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重磅登场,全方位展示在体育装备、智慧健身、体育工程等领域的领先实力。企业依托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新突破。同时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源头上保证了体育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标准,成为8届奥运会器材服务商。
  下好创新先手棋,走稳自立自强路。在德州,众多民营企业像泰山体育集团一样,瞄准专精特新,深耕行业市场,在各自领域出圈出彩。据统计,全市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2家;有84项产品产能、市场占有率列全国或全球第一,43项制造工艺全球领先或国内首创。
  企业兴则德州兴,企业强则德州强。民营企业要强化技术创新主体意识,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以技术创新为硬支撑、以管理创新为推动力,向科创研发要效益、寻蓝海,推动原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力争成为“单项冠军”“配套专家”,在更加精细化的“小赛道”上跑出“大比分”。
  发展民营经济是场持续的接力赛,政府有为、企业有成缺一不可。政府以改革突破瓶颈,以创新激活生态,以制度保驾护航,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民营企业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练内功、增实力、拓市场。相信在政企携手共同努力下,德州民营经济必将行稳致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政企携手 民营经济向新向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