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天衢新区非遗传承人张昊地 以葫芦为纸刀为笔——
意趣横生葫芦雕

张昊地专注雕刻





  文/图记者芦瑞瑞
  6月15日,天衢新区金光公寓工作室里,36岁的张昊地手持平刀,正在葫芦弧面上勾勒纹路。满架作品中,灵蛇盘踞的松枝、层峦叠嶂的山水与跃动的卡通形象相映成趣。
  张昊地与葫芦的缘分,始于童年父亲院落里摇曳的葫芦藤。2017年,他偶然在网络上刷到葫芦烙画,被这种“在葫芦上作画”的技艺吸引,就从淘宝上买了把基础烙画笔,开始自学。白天忙于工作,夜晚钻研视频教程,周末一坐便是大半天。他自小喜爱画画,颇有天赋,3年深耕,葫芦烙画手艺炉火纯青。
  “烙画是平面渲染,雕刻的立体感像是让图案‘活’了过来。”2020年,他转型更具挑战的葫芦雕刻。痴迷时,凌晨4点仍在创作。他用手指晕染色彩,由于指甲短,经常磨得又黑又疼。外出时,总是忍不住淘回形态各异的葫芦,工作室、老家屋里院里堆得到处都是。面对妻子最初的不理解,他主动分担家务,照看孩子,周末做几道好菜,后来妻子从“唠叨”变成“搭把手”,还经常帮忙拍照片、提建议。
  工作室墙上显眼处挂着一件“反面教材”:小葫芦上鸟头凹痕深峻,眼珠刻得走形。这是早期飞鸟作品,他时刻提醒自己精益求精。
  在张昊地眼中,葫芦雕刻是门“一刀成型”的精细活儿。陪伴他7年多、断过又重开刃的日本进口平刀,是他的得力助手。雕刻时,下刀力度和角度差之毫厘,成品谬以千里。雕刻工序繁杂,需先依葫芦形状设计题材,铅笔打稿后,以平刀为主、斜刀为辅勾勒轮廓,再经刮白、上色、压花等工序塑造层次。普通小葫芦需两小时,复杂的山水图则断断续续耗时两个多月,山雾效果全靠三角刀凭经验精准刮出。为了雕出理想效果,他遍访名师,想尽一切办法求教,学习独门技艺。2024年,被评为天衢新区葫芦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
  创作上,张昊地不拘泥于传统。作品既有“莲心不染”的廉政题材,也有“七龙珠”系列动漫形象。为上海藏家定制山水葫芦时,他巧妙利用葫芦上凸下敛的形状,设计近景写实、远景写意的构图,收获“像把山水画卷裹在葫芦上”的好评。他发现年轻人偏爱卡通,尝试雕刻的小松鼠、仙鹤成“爆款”,曾有买家愿以2000元回购180元售出的烙画葫芦,让他意识到手艺的价值。如今他的订单从写实工笔到抽象写意,题材跨度极大,他希望让传统工艺焕新出彩。
  “这是刚刻完的灵蛇,鳞片要顺着生长方向刻,每一 刀都得带着‘呼吸感’。葫芦雕刻像人生,急不得、糙不得,慢慢琢,才有味儿。”那些被赋予灵魂的葫芦,既是他对传统工艺的致敬,也是一个普通人在忙碌生活里,为热爱留出的一方诗意角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意趣横生葫芦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