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春季儿童过敏性鼻炎高发——
科学防治避免并发症
  

□见习记者张丽娜 本报通讯员侯进
  
■关注全国爱鼻日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2003年由国内多家权威耳鼻喉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提升公众对鼻部健康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
  
  春天的花粉和柳絮易导致过敏性鼻炎。4月7日,记者在德州市立医院耳鼻喉科看到,因鼻炎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儿童患者不在少数。耳鼻喉科主任马士峰介绍,部分家长对过敏性鼻炎存在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治疗。
打喷嚏、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打喷嚏、流鼻涕,第一反应是感冒了,而忽视了过敏因素。”马士峰介绍,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鼻腔疾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水平有关。接触吸入性过敏原后,鼻腔黏膜会出现炎性反应,呈季节性发作或全年不定期发作。除打喷嚏、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状,过敏性鼻炎还伴有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眼部症状,以及喉痒、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延误治疗易诱发并发症
  过敏性鼻炎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可能诱发鼻息肉、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一系列并发症。“很多家长等到孩子出现并发症才来就诊,这时治疗难度就加大了。”马士峰回忆,一名12岁患者曾因延误治疗最终诱发鼻息肉,不得不进行手术切除。
切勿滥用收敛性药物
  在临床,马士峰发现不少家长存在认识误区:有的家长认为过敏性鼻炎不是什么严重的病,不用治疗;有的则过度依赖药物,却忽略了对生活环境的控制;还有的轻信各种偏方,结果耽误了正规治疗。对此,他特别提醒,切勿滥用鼻炎喷剂、滴鼻液等收敛性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不要盲目相信所谓“根治”的宣传;症状缓解后也不能擅自停药,仍需维持治疗。
科学预防可减少发作
  “过敏性鼻炎虽然难以彻底根治,但通过科学的预防与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过敏症状的发作次数。”马士峰说。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要多管齐下,家里要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减少尘螨、宠物毛屑;被褥、床垫、窗帘、地毯以及毛绒玩具都要定期清理晾晒;做好居室的通风换气,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孩子外出时一定要戴好口罩。
  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务必及时带孩子就医:反复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超过2周,经常揉鼻子、揉眼睛,过敏性黑眼圈,睡眠不踏实、张口呼吸等。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学防治避免并发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