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
“一降一升”优化就医体验

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诊室内设有诊间支付设备。记者唐志梅摄


  本报讯(记者徐冬晓 唐志梅 见习记者张丽娜)“这次来就诊不用先预交费用了,用多少交多少,而且每笔都清晰明白。”4月2日,市民王先生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就诊后感慨道。医生诊断完病情、开出检查清单后,王先生直接在候诊区的自助一体机上刷脸完成了缴费。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自3月3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我市各大公立医院积极落实,宣布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并做好存量资金清退工作,继续深化“先诊疗后付费”惠民举措,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预交金制度实行于上世纪80年代,指患者在门诊或办理住院前,先支付一定金额作为押金,用于保障后续治疗费用。为什么取消门诊预交金?“随着医保制度完善和信息化建设,预交金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这次全国统一要求取消门诊预交金,目的是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就医体验。”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财务科科长邱元章表示,政策的落地体现在“一降一升”中,患者压力降低,就医体验升级,服务更加有温度。
  为保障政策顺利实施,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推出了相关配套措施,积极推行诊间支付。患者在诊室或者检查科室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软件直接支付,提高了结算的便利性,节省了就医时间。
  在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中心院区的人工缴费窗口,李女士正办理预交金清退业务。“我看到公众号通知,想起之前在门诊上还有钱,就赶紧过来办清退。”说话间,工作人员就办好了相关手续,将之前存在账户里的265.3元预交金退还给李女士。
  3月31日,该医院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出公告,提醒就诊患者按需清退预交金。“今年12月30日前,患者可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证件,到收费窗口办理清退。”医保科主任李秀梅介绍。
  政策的执行并非“一刀切”。不少医院表示,针对急诊及老年人等确有门诊预交金需求的群体,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仍将保留预交金等方式。对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的复杂情形,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仍可预收费用。
  记者还了解到,自6月30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降一升”优化就医体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