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推进“中医生活化” 让传统瑰宝大放异彩

  李卫东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医药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的“生活化”成为传承创新、服务民生的关键路径。德州市中医院作为德州市中医药行业的领头羊,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将“中医生活化”纳入健康德州建设核心战略的号召,锚定“让中医药成为德州百姓生活方式”的目标,将“中医生活化”作为关键切入点,瞄准衣、食、住、行四个维度,突出文化研究、人才培育、传播推广和科研创新四个重点,对标学习广州市中医院的工作经验,全力争创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伴我成长和中医药康养休闲三个全省试点,致力于让中医药从典籍走向生活、从医院走进社区、从治疗转向预防,充分发挥市级三甲中医院示范引领、宣教普及、产业发展“主力军”作用,助力人民群众树立“中医让生活更美好,草药使身体更健康”的生活理念。
  深刻认识中医生活化新时代价值,筑牢思想根基
  中医生活化是回应人民健康新需求的重要举措。中医理论源于生活实践,其蕴含的“治未病”理念以及简便廉验的诊疗方法,与现代社会民众对健康的多元需求高度契合。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中医生活化是传承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生活化”的实践过程,绝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普及,更是深厚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比如,德州地域特色的中医食疗文化,它既是当地民众健康生活方式的直观呈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活态延续。通过积极推动中医生活化,能够有效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民族自信。中医生活化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路径。山东省明确提出“打造中医药强省”目标,德州市作为鲁西北重要节点城市,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公共卫生中的独特优势。中医生活化能够有效弥补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通过推广适宜技术、普及养生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体系。
  主动担当中医生活化主力军使命,创新探索德州路径
  作为市级三甲中医院,德州市中医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实施“一老一小两慢一快”身心健康工程,在多个关键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让中医养生温暖晚年时光。在中医药健康养老领域,市中医院坚持中医养生与养老结合,积极打造中医药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平台。目前,已与两家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深入开展中医医疗机构进社区、进家庭的健康养老服务。在德州颐养中心、蕾娜范养老机构等单位,专门设立了中医康复专区,派驻专业的中医医护团队,定期组织医生为入住老人查体、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针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需求,提供针灸、推拿、中药敷贴等服务,开展健康讲座,向老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持续推进“中医进社区”工程,重点结合德州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与附近居委会联动开展“中医药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在城市社区设立“中医讲堂”,创建“中医生活化示范社区”,试点建设10支“中医健康管家”团队,定期进驻社区开展体质辨识、慢病管理服务,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德州中医生活化模式。
  用中医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在中医药伴儿童成长方面,德州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眼科采用中医特色疗法进行干预,通过眼部按摩,刺激睛明、攒竹、四白等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眼疲劳。同时,根据患儿体质开具中药明目方剂,如杞菊地黄丸等,滋养肝肾,改善视力。下一步,医院计划联合中小学开设“中医启蒙课堂”,与试点学校合作,将中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中草药绘画、校园寻宝、草药领种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传统中医的浓厚学习兴趣。针对儿童营养不均衡的问题,营养科联合儿科,为儿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根据中医理论,为脾胃虚弱的儿童推荐山药、芡实、红枣等健脾益胃的食物。在儿童龋齿防治方面,口腔科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外,还采用中医外治法,如用中药含漱液漱口,抑制口腔细菌生长。
  发挥中医优势助力康复进程。对于慢病防治,医院建立患者服务群,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和生活调节建议。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医院研发了一系列特色中医治疗技术。对于冠心病患者,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外,还采用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运用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的方剂,改善心肌供血。同时,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部的心、神门、交感等穴位,调节机体功能,辅助降压、降脂。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稳定期采用中医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运用中药膏方,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为肺气虚患者使用补肺益气的膏方,同时配合呼吸操、穴位贴敷等疗法,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防治中,强调中西医结合。除了西医的降糖治疗外,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对于阴虚燥热型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清热滋阴的中药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饮食调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肿瘤治疗方面,注重中医在肿瘤康复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方面的作用。采用中药扶正祛邪,减轻放化疗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运用黄芪、人参等中药,增强患者的体质,同时配合艾灸、穴位注射等疗法,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症状。针对亚健康人群开发代茶饮,如针对熬夜伤肝的“枸杞菊花饮”、针对办公室久坐的“茯苓白术茶”、针对年轻人过度使用手机眼睛干涩问题的“润眼明目饮”等,支持手机微信下单配送到家。
  以中医引领健康生活风尚。在中医药康养休闲领域,医院将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借今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德州召开的东风,积极探索开展“中医药+文旅”发展之路。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推出药膳食谱,依托德州黄河故道、运河文化等两河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医药元素,采取以文化带项目模式,创新性开展由政府主导、医院出题、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发展模式,联合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与旅游景区合作,试验推出“中医药+文旅”的康养旅游线路,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到景区内的中医康养中心,体验中医理疗服务,如艾灸、推拿、中药泡脚等。联合精品旅游促进会和本地餐饮企业,开发以金银花茶、德州扒鸡、圣喜酱牛肉、保店驴肉等为特色的中医药膳菜谱,协同市乡村振兴集团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开设“药膳厨房”大赛活动,并推出网上集中宣传活动,邀请名厨与中医专家共同讲解食疗搭配,推动“舌尖上的中医”走进千家万户。积极发展“中医药+体卫”项目,与工人文化宫合作,开展中医运动养生课程、中医美容课程,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在乡村振兴方面,拟与乡村振兴集团合作,开发中医药康养休闲项目,如建设中医药种植基地,让游客体验中药材的种植和采摘。打造中医药特色民宿,提供中医养生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长河公园合作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展示中医药历史、中药材种植、中医药传统技艺等,让游客在游玩中学习中医药知识。突出中医特色,做强特色美容,重点发展针灸除皱、中药面膜、植物口红、蜂蜜润唇膏、减肥代茶饮、中医祛痘等项目。
  让中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德州市中医院着眼于服务全生命周期、构建全产业链条、覆盖全生活场景,加快大健康产品的研发推广。比如,在洗化产品领域,推出添加侧柏叶、何首乌、黑芝麻等中药成分的中药头膏,滋养头皮,有效防脱发、乌发。开发中医药文创产品,如本草台历、中药香囊、中医书签、中医文化扇、观展纪念笔等,通过这些文创产品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民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
  用中医智慧守护日常健康。在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医院深刻践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针对现代健康热点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在体重管控上,成立由营养科专家周开文教授牵头,涵盖中医师、运动康复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团队。团队先从院内征集志愿者,运用先进的体脂监测设备,对志愿者的体脂进行精准监测分析。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结构方案,如为痰湿体质的人推荐薏米、芡实等祛湿食材,搭配合理的运动计划,以达到科学减肥的目的。为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医院即将成立神志病科,并聘请市内著名心理学专家周相国老师在医院建立工作室,采用中药替代西药的方式,结合中医情志疗法,对患者的情绪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在睡眠改善方面,睡眠门诊的医生通过中医辨证,仔细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伴随症状、生活习惯等,针对不同证型,使用中药进行精准调理。比如,为心脾两虚的患者开具归脾汤等方剂,同时配合艾灸神门、内关等穴位,以达到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的效果。
  持续夯实中医生活化基础,健全长效机制
  围绕省卫健委中医生活化试点项目要求,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全员参与,既突出重点项目,又实现全面推进。在中医生活化科研、试点工作,以及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全面发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中医生活化推进路径和方法,并将这些路径和方法及时总结上升为经验,固化为制度,服务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坚决杜绝“大呼隆”“一阵风”式的工作方式,切切实实将中医生活化工作抓细抓长,做出显著成效。率先垂范、示范引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市中医院将积极申报省级以上中医生活化课题,大力推动中医生活化课题研究;积极申报省级中医生活化试点,探索中医生活化德州模式;积极参与中医药产业化进程,研发更多服务健康、百姓欢迎的中医药健康产品;继续深化市中医院文化建设,打造高层次有影响的中医药文化示范传播基地;开展“名医带徒”工程,实施“乡医培优”计划,做强各级各类国医馆,大力推动各类中医适宜技术贴近群众,融入生活。争取政策、协调资金,确保项目良性运转。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中医博物馆建设、中医文化基地建设、新型设备购置及科研项目、活动耗材等,确保中医生活化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实施,实现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
  推动中医生活化,既是传承千年中医药瑰宝的神圣使命,也是服务百姓健康的重要责任。作为市级三甲中医院,德州市中医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指引,勇担“主力军”使命,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以民生为本,全力打造中医生活化的“德州样板”,形成独具特色的“德州模式”,让中医药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健康守护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德州力量。

  (作者系德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推进“中医生活化” 让传统瑰宝大放异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