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市立医院提升危重患儿救治能力——
为两个月婴儿成功实施深静脉置管
  

□本报记者 唐志梅 本报通讯员 侯进
  近日,德州市立医院儿科联合新生儿科,在超声引导下,成功为两个月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实施深静脉置管,打开了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患儿月月因持续高烧不退被父母带到德州市立医院就诊,当时孩子非常虚弱。接诊医生迅速为患儿进行检查,初步诊断为感染性发热。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需要住院接受腰椎穿刺检查。结果显示,发烧是因为化脓性脑膜炎。这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因起病急,严重危及生命安全。“这种疾病主要通过抗感染输液治疗,通常治疗周期要3周以上,而且多为高渗性、强刺激性、易损伤血管的药物。”市立医院儿科护士长郑景仙介绍,一般患儿输液治疗时,会采用浅静脉留置针。但这种穿刺方法留置时间短,还有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风险。
  为了患儿着想,郑景仙决定采用深静脉置管,不仅能减轻患儿痛苦,还能保证及时、准确的后续治疗。可是婴儿皮肤娇嫩,血管非常细小,周围小血管壁薄,置管操作复杂……以上种种,无疑给这次深静脉置管增加了难度。郑景仙联合新生儿科、血管外科、普外一科开展会诊、评估,最终确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以提高成功率。
  通过医院静脉治疗小组可视化外周静脉穿刺小组的协助,月月接受了深静脉置管手术。在超声引导下,长度为14厘米的导管被顺利送入,尖端位置正常。当导管抽出回血的那一刻,团队成员都长舒了一口气,这标志着导管成功置入。
  郑景仙表示,深静脉置管后,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时不再需要穿刺皮肤、重新留置输液针,只需通过正压接头消毒后连接输液器即可进行输液,避免反复穿刺静脉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将刺激性药物、营养或血制品等直接输注进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血管内,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的外渗外漏和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和损伤。该技术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市立医院儿科在危重患儿的救治上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两个月婴儿成功实施深静脉置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