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郑店镇通过支部引领和能人带动推进乡村振兴——
一村一特色 致富有门路
  

□本报记者 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 苏涵
  “我的工作是箱包打样,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左右。现在工作也不累,就在村里,很方便。”5月14日,在乐陵市郑店镇振兴新村樊屯村的箱包生产车间,打工村民马文英说。目前,有60多名留守妇女在此就业。
  近年来,振兴新村在村党委书记樊学彬的带领下,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糯玉米种植,后又设立假发“共富工坊”,先后吸引附近100余名村民就业。
  振兴新村下辖5个自然村,樊学彬自担任振兴新村党委书记后,统筹樊屯等5个自然村的资金、资源,通过盘活村内老旧学校土地资源,建设厂房,引企进村成立箱包公司,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仅村民有收入,村集体一年的经济收入也达到50万元。箱包公司去年完成外贸订单600余万元,我们通过租金和分红收益,仅此一项村集体就增收20余万元。”樊学彬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郑店镇党委书记赵世昌表示,郑店镇建立健全村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公开民主、择优竞争”的原则,一批像樊学彬一样的致富带头人进入行政村“两委”班子,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引擎。目前,郑店镇形成了“支部引领+能人带动+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全镇12个行政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抢抓我国宠物饲草缺口大、市场前景广的机遇,光明新村发展牧草种植,每年苜蓿等宠物饲草还未收获就已经被预订一空,年产值达1300万元;朝阳新村留守人员多,建起服装加工厂,解决了附近妇女就业,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9月,大家有活干,腰包也越来越鼓。
  赵世昌表示,郑店镇不断吸引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按照“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用好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50万元,形成“企业发展、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三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村一特色 致富有门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三农·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