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升行动——
“扩绿增量”擦亮生态底色

绿化美化提升行动扮靓乡村


  

□本报记者石秀秀 本报通讯员王龙春
  4月24日,走进禹城市辛店镇红张村,路两侧种植的西府海棠整齐划一。行至村中央,一处景色优美的小花园呈现在眼前,一块写有“莲池”字样的景观石置于水塘边,垂柳枝条轻轻摇曳,青瓦仿古凉亭内,老人围坐闲谈,悠然惬意。
  得益于我市实施的乡村绿化美化提升行动,红张村的废弃坑塘“变身”成了小花园。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挖潜扩绿”,充分开发农田林网、废弃宅基等资源,高水平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旁”地上建成小花园
  “以前这里堆放着垃圾柴草,又脏又乱,气味难闻。改造成小花园后,水清树绿,村庄环境大大改善。”红张村村民张永表示。
  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禹城市梁家镇东李村的一处撂荒地。如今,这里已变成休闲绿地。“每天来散步的村民挺多,大伙儿都竖大拇指。”东李村党支部书记杨卫介绍,休闲绿地今年2月启动改造,种植了海棠、白蜡、松树,还铺设了池塘围堰、休闲步道。梁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崔嵬介绍,目前已对全镇23个村庄进行摸底排查,整理出植绿造景空间,今年全镇将增绿360亩,打造村庄绿地公园11处。
  禹城市各镇街积极整理撂荒地等,利用腾退的空间实施苗圃式绿化,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森林乡村”。“今年,禹城市计划完成村庄绿化提升项目22个。同时对今春绿化村庄进行验收评比,对达标的村庄进行奖补,激励各村建立绿化美化长效机制。”禹城市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李红静说。
  公园绿地少一直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短板”。为提升农村绿化美化水平,满足群众亲绿赏绿需求,我市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挖潜扩绿”行动,向农村“四旁”地(村旁、宅旁、路旁、水旁)要空间,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
  平原县利用街道两侧、空闲宅基、村内坑塘、村民庭院等开展植树绿化,形成了绿色街道、经济庭院、休闲公园、环村林带等绿化亮点。今年以来,全县打造绿化美化村庄70个,每个村庄种植白蜡、金枝槐、石榴树、香椿树等苗木1000株以上。
绿色长廊处处见
  4月27日,在平原县王打卦镇屯北村,村民赵洪德正给前段时间补栽的无絮杨树苗浇水。“我承包了这处林带,种了360棵树。”赵洪德嘴里说着,手上的活儿不停,“这些树苗咱自己种自己养,卖了钱也是自己的,但要确保树的成活率,不能让农田林网‘断档’。”
  沿村东道路由北向南一路前行,一排排无絮杨、白蜡整齐排列,放眼望去,犹如一条“绿色飘带”伸向远方。“南北方向是主林带,一般种2到3行树。东西方向的是副林带,种1到2行树。”王打卦镇党委书记赵林飞介绍,今年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对全镇农田沟渠路进行绿化,植树面积150余亩、植树1.7万株。“在王打卦镇,只要有沟有路的地方就能看到树、见到绿。”赵林飞说。
  按照“村周生态林、村内休闲林、庭院花果经济林、沿路沿街风景林”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绿化目标,平原县今年完善林网10万亩,植树6万株。“通过织密农田林网,提高了林网的综合防护能力,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区域小气候,为粮食丰产丰收搭建了良好的生态屏障。”平原县自然资源局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小明说。
  林地资源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近年来,我市统筹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等项目资源,积极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前期组织各县市区进行了全面摸底,针对发现的有树不成林、有林不成网、缺株断档现象,因地制宜采取补植补造、修枝抚育等措施,加大林网密度。”德州市自然资源局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海洲介绍,目前全市农田林网化控制面积占适宜建设林网农田面积的90.57%,基本形成了点、片、带、网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以《德州市绿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抓手,我市优化农田林网树种结构,将杨树纯林初步优化为以白蜡、国槐、楸树等优良乡土树种构成的阔叶混交林。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造林11.3万亩,“三网”绿化进一步完善,生态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绿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
  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科学绿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做到村庄得绿、村民获益。
  连日来,乐陵市大孙乡生态采摘园内,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发展观光、采摘和农村休闲旅游,是我们目前的产业主导方向,也是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孙乡党委副书记齐友军说。
  大孙乡位于乐陵市西北部,北临漳卫新河,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质、土质资源以及悠久的林果栽培历史,果品种类繁多,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
  大孙乡生态采摘园坐落于吴官庄村。依托生态园,吴官庄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我家种了15亩梨树,游客采摘加上出售梨子,每年能挣10万元。现在家里盖了5间房,日子越过越起劲儿。”吴官庄村村民孙志奎高兴地说。
  “种树不仅能优化生态、美化环境,还有助于乡村经济发展。”德州市自然资源局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克磊表示,农村想搞好绿化,就要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筹兼顾问题,打造多重效益协调发挥的林业产业带。
  在平原县张华镇北白村,记者看到2处宅基地间夹着一块“空地”。“村里合计着把这些闲散地统一收回、统一整理开发。”张华镇副镇长、“花香北白”区域党建联合体党委书记付洪涛介绍,北白村目前已整理出60亩闲散土地,种上了金银花、芍药等经济作物,由村集体统一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村里还建起了果园,购置烘干炒制设备对金银花等进行深加工,制作金银花茶、秋月梨干等产品,进一步提高附加值。”付洪涛说,通过种粮和种经济作物“两手抓”,村集体一年增收100多万元。
  增收的钱都用在哪?“我们为村里65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65元补助,每年为大学新生、入伍新兵发放奖励,同时兼顾扶弱助困。”付洪涛介绍,“村里两纵两横4条街统一绿化,每年五六月份,金银花、芍药盛开,整个村沉浸在花香中,‘花香北白’也得名于此。”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挖掘绿化空间,着力打造‘四级’‘三网’重点工程,不断绘就乡村绿色生态画卷。”赵海洲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扩绿增量”擦亮生态底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