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A1版)
——我市深入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董天力 本报通讯员李巍仑
  4月29日,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德州市域连通西线引调水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施工人员正在实施堤顶道路铺装作业。
  该项目作为我市“两河牵手”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线路总长252公里,总投资42亿元,在德州市域通过东、西两条纵向引水线路,将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运河五大干流连通。
  近年来,我市抢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全力打造“两河”文化重要展示地。
推动水系连通 实现“两河牵手”
  在武城县四女寺水利枢纽,运河水和黄河水在此汇聚。这里是“两河牵手”工程8个景观节点中最北端的一个。
  “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抗旱为主、兼有输水排涝功能的大型水利设施,上游接卫运河,下游分别接连漳卫新河与南运河。”武城县四女寺镇党委副书记唐阳介绍,2022年4月28日,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德州的水系网络比较发达,但是连通性不够,要通过水系来创造一个林、田、水、村落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在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这一基础上,我市以五大干流、1500条支流、20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在全域范围启动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谋划实施了“两河牵手”西线贯通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水利项目,着力构建“五横三纵二十库、一泉百湖千河通”的全域水系连通格局。
  在“两河牵手”西线贯通工程滨河景观和桥梁项目现场,挖掘机、运输车来往穿梭。“前期的河道疏浚部分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小王庄景观桥的铺设施工。”山东水网“一轴四横”建设管理处处长李文涛介绍,小王庄景观桥作为“两河牵手”工程中的一处景观,全长210米,宽22米,采用提篮拱桥结构,横撑采用“牵手结”造型,拱身设置了人行通道,可登高望远。
  实施“两河牵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品牌工程。目前,“两河牵手”工程西线水系全部贯通,马拉松赛道当年谋划、当年开工;投资10亿元高标准改造提升潘庄引黄总干渠,目前干渠输水率达到95%以上,被评为全国首批8个“灌区水效领跑者”之一。
  我市坚持做活“水文章”、走好生态路,大力兴修水利,建库蓄水,引水入城。围绕水系连通,突出项目建设,统筹抓好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御、生态河湖管护,持续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今年以来,全市水利投资已超过60亿元。
编制现代水网 打造“三通六带”
  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何与“两河”相辅相成,做到治好水、用好水,是我市多年来的奋斗目标。
  立足争创全省现代水网先导区、黄河流域平原地区现代水网样板,2022年,《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印发。《规划》分为两个阶段:2023年至2025年,打造“水系连通、城乡供水现代化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个样板;2026年至2035年,实现“缺水城市不缺水、五十年一遇(洪水)无大灾、‘三通六带’成品牌”三大目标。 (下转A2版)  “三通”就是河河畅通、河库专通、库库连通,“六带”就是将主要干支流建成水资源保障、防洪除涝、绿色生态、道路畅行、文旅融合、产业发展“6个功能带”。
  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介绍,为让“两河牵手”更为紧密,我市对境内“一轴四横”进行了改造提升(一轴为黄河,四横为漳卫河、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实施“两纵”(潘庄、李家岸两大干渠及向北延伸供水河道)贯通工程,提闸为河、落闸为库,河库建设一体化,打造集供水、蓄水、防洪、生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市级骨干水网体系。2023年,我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
  一方面,改造提升“一轴四横”。按照“宜宽则宽”原则,对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3大干流进行清淤,将马颊河河道上宽由原来的100米左右拓宽至170米左右,拓宽市域供水防洪“大动脉”。按照至少一侧贯通原则,实施“一轴四横”五大河道堤顶土路“清零”提升工程,硬化及改造提升堤顶路513公里,道路宽度不小于6米,实现堤顶路全线畅通。其中,中心城区段35公里堤顶路按照马拉松赛道标准进行设计,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一体化发展。
  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东西“两纵”。西线对潘庄干渠、马颊河、沙杨河、头屯干渠、六五河共330公里河道进行改造提升;东线对李家岸干渠、引徒总干渠、跃丰河共135条河道进行改造提升,沿线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文化长廊,实现“一轴四横”东西贯通,高标准打造水融京津冀两条供水主渠道。
  截至目前,一张“系统完备、布局合理、蓄泄兼筹、多源互补、丰枯互济、安全可靠、循环通畅、绿色智能、集约高效、调控有序”的具有德州特色的现代水网初具雏形,将德州境内八大水系与两条文化大河连通起来,描绘出一幅“五湖四海兴安德、四水三廊润州城”的美好愿景。
优化“水生态” 赢得水清岸绿
  干农活的间隙,齐河县马集镇潘庄村村民潘长忠总喜欢去黄河边的堤顶路转转,“这几年沿线治水效果是真好,黄河滩空气越来越清新,绿化面积也更多了!”潘长忠说。
  潘庄村作为“两河牵手”工程的起点,境内的潘庄引黄干渠是引黄济津的渠首,黄河奔腾向前,两岸美景如画,黄河风情特色民宿、“黄河第一驿站”、生态采摘园等景点和设施星罗棋布,吸引了周边游客前往游玩。“我们对马集镇的沿黄村进行面貌提升、水环境治理,致力于将马集镇打造成渔乡特色城镇。”马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成强介绍。
  齐河县拥有63.4公里的黄河生态廊道,乡级以上河渠132条,湖泊水面3万余亩,水系纵横交错。
  “有些河湖面积大、流域广,增加了人力巡查难度。为此,我们建立了河长制数据分析平台,与保洁船GPS定位监控系统、河道固定监控检测系统、无人机巡航系统等对接,实现了河湖管护全方位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齐河县水利局河长制工作办公室主任赵林说。
  放眼全市,河道大改貌,河长制功不可没。去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面优化强化河湖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应用德州市河湖岸线管控信息系统,省市县三级涉河审批项目实现网上监管。完成马颊河(辛桥大桥—李家桥闸段)等6条(段)数字河湖建设任务,实现河湖违法行为智能识别。日前,德州市马颊河滩地种植改革获批全省唯一试点。
  “我们将积极发挥水网示范区作用,与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衔接,以‘两河牵手’工程为引领,加快实施禹城环城水系生态廊道、乐陵‘滨水廊道’、齐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一批‘水网+’项目,打造水网融合发展的德州样板。”李守学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A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