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级非遗传统手缝针技艺传承人王晓瑜——
一针一线 指尖生“花”
□文/图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芦佳华李子蔚

王晓瑜整理手工缝制的茶席


滚针绣制品婚书


贴布绣制品后羿射日


  贴布绣手工抱枕、滚针绣布艺茶席、轮廓绣精美挂饰……3月22日,走进位于德城区堤岭家园附近的瑜芳阁布艺工作室,各式各样的传统手缝针制品琳琅满目。该项技艺的传承人王晓瑜正在为几名新来的绣娘讲解制作过程,“一件手缝针制品需要经过选布、裁布、画图、绣制、缝合等多个步骤。”只见她边讲解边演示,指尖的针线“上下飞舞”,须臾,一件手掌大小、绣有福字的茶垫便完成了。
  今年48岁的王晓瑜是宁津人,后来与丈夫来到德城区,创办了瑜芳阁布艺工作室,致力于传承传统手缝针技艺。前不久,该技艺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他们创办的工作室被认定为市级非遗工坊。
  “传统手缝针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就开始用骨针缝制兽皮。随着社会的发展,手缝针技艺也在不断完善。”王晓瑜介绍,“我老奶奶年轻时就用手缝针技艺做绣品维持生计,她的绣品广受好评,后来把这项技艺传给了奶奶,奶奶又教给了我娘。”
  从记事起,王晓瑜就经常看奶奶拿着一个放满针线的簸箩,纳鞋底、缝衣服。对于各式针法,王晓瑜耳濡目染,七八岁时便能缝制出一些小的布艺制品。加之,她自小爱画画,后来又专门学习了服装设计,便尝试自己绘制图样,用手缝针技艺制作一些布艺手工品。做完后拿到朋友圈“晒一晒”,没想到很多朋友争相询问购买。
  2020年,王晓瑜与丈夫一起创办了工作室,主要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既传授技艺又销售手缝针制品。随着直播间人气不断上涨,他们的传统手缝针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包括:茶席茶垫系列、手缝抱枕系列、摆件挂件系列、婚礼手办礼系列、传统节日礼品系列、中式服装系列等。应用的针法有打籽绣、滚针绣、绕线绣等20余种,采用的布料也全部是手工植物染制的粗布,更加绿色环保耐用。
  王晓瑜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扩大传统手缝针技艺的受众群体,除了销售制作的成品,也会搭配一些材料包,让喜欢这项技艺的人尝试自己手工缝制。
  线下在工作室常年开设体验课堂,或推出手缝针技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免费授艺。“我们常年招收绣娘和学徒,特别是针对一些妇女,教她们学习针法,或推荐学习直播带货,成品回收、带货也能挣钱,帮助她们居家就业增收。”王晓瑜介绍,现在线上已经开设了4个直播号,前后培养100多位绣娘、30多名妇女直播带货,每天在直播间教授针法技艺,有上千人观看学习。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针一线 指尖生“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