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厚植科创能力 引领产业升级
——聚焦“九个持续精准”系列报道⑤

2023年12月3日,恒源石化退城入园转型升级项目开车成功,产出第一塔合格油系针状焦,打破了国外垄断。记者 杨戈 摄


  

□本报记者 王志冕 本报通讯员 贺晓宁
  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速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强调要“持续精准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聚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挺起‘产业脊梁’”。
延链强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何挺起“产业脊梁”?政府工作报告中路线明晰、目标明确。报告提出: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加速突破,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能级,聚焦延链强群持续发力,力争绿色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营收突破1000亿元,轻工纺织突破6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突破300亿元,生物医药突破100亿元。
  “2024年,我们将坚持优质项目招引与企业技术改造同步推进,以打造12条标志性产业链为主线,编制《德州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持续开展‘遍访总部’活动,各产业链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加力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150个。”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表示。
  对企业而言,延链强群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就地转化。以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退城入园为例,他们蹚出了一条地炼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路。
  上月初,位于临邑化工产业园的恒源石化退城入园转型升级项目正式投产运行。公司董事长王有德说,他们舍弃过去以原油为原料的加工路线,确定以油系碳材料综合开发为战略定位,重点向高端碳材料及碳材料产业链延伸发展,以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等高精尖产品为核心的发展路线。
  “新项目投产后,恒源石化与园区1000米以内的4家企业直接建立供应链。”王有德说,针状焦供应给旭日石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依靠进口的局面;沥青、正丁烷通过管道分别供应给科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德宝路股份有限公司、瑞来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实现原材料运输零成本;德宝路的氢气和瑞来的蒸汽又可用于恒源石化生产。同时,园区的鲁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还能为德宝路聚丙烯生产提供助剂,实现企业协作协同。
  分类遴选、分级培育,更能激发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活力。“2024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健全优质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省级以上单项冠军15家、‘专精特新’100家以上。”孙洪昌说。同时,还要开展融链固链对接活动100场以上,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实施“一县一集群(主导产业)”培植计划,力争年内新增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
科技赋能解好创新发展方程式
  前不久,武城县科瑞特空调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空气净化消毒机获得马来西亚科技博览会国际创新金奖。公司总经理李盛君介绍,在政府的搭台牵线下,他们与华北科技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的智能空气净化消毒机预计年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以武城县为例,他们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增强科技供给,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武城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范忠新介绍,2023年,该县37家企业收到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156万元,16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科技贷款7050万元。全县有19家企业与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16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0项。
  在市级层面,我市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109亿元,同比增长9.05%;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在全面推进。围绕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我市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布局了10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了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51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计划立项,其中4个项目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共争取省级无偿资金1.38亿元。
  “2024年是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任务目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升级等六大攻坚行动,确保科技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保持在百强以内。”市科技局局长井为民说。
  人才引育工作也在持续强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郭洪霞介绍,2023年,全市共引进青年人才3.5万人、同比增长10%,新引进博士174人,超过以往3年的总和。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深入推进“10万名大学生兴德计划”,开展“德州千企百校行”“名校师生德州行”等招引活动200场以上。同时,还要实施研究生人才优选计划,开展“人才回引”“海归人才汇聚”等工作,千方百计吸引青年人才来德留德,力争全年集聚青年大学生3.7万人以上,其中博士硕士1800人以上。
数实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月19日,走进德州谷神蛋白科技有限公司,3万多平方米的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员工。企业采用全自动生产设备,整个车间只有十几名员工,却创造了上亿元的产值。
  在陵城区工信局局长李风华看来,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抢答题。为此,他们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筑牢数字基础设施,着力引育数字经济产业动能。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厚植科创能力 引领产业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