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加强普法教育 建设文明校园
  

□张岩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近年来,青少年受到人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既有助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有利于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提高教育质量,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丰富形式,注重法治宣传的“效”。当下,法治进校园、“法治教育第一课”在各地开展并非新鲜事,各地也结合实际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坚持以培养法律意识和养成守法习惯为重点,通过开展法治手抄报等活动,大力普及防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但在不少地方,这样的活动流于形式,最后难以取得普法宣传的实效。究其原因,是一些进校园活动多以讲座、报告、宣传标语的形式呈现,缺乏趣味性,很难吸引未成年人。法治进校园,不是教师或校外法律工作者的“独角戏”,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深入研究一批学生看得懂、听得懂的法治教育模式,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法治的光芒照进孩子们的心田。
  加强实践,提升法治运用的“能”。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9起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目的之一是让青少年明白违反法律的严重性,让他们懂得要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远离违法犯罪,遇到危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未成年人不仅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除了专门的法治教育,教师还应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法治教育。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持之以恒,夯实法治教育的“久”。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绝不是办几次展览、开几次讲座就能让法治思维根植学生内心的,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需要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常态化开展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以青年节、儿童节、国家宪法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另一方面,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成都青白江区人民检察院通过上线运行未成年人检察信息化系统,推出一批未成年人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实现以“数字赋能”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效。
  (作者系德州东城小学教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加强普法教育 建设文明校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