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创出小麦亩产839.2公斤的全市最高纪录
市农科院:“三块田”引领创高产

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左二)到武城镇东小屯村指导科技壮苗行动。(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宋延涛)6月12日,临邑县翟家镇1000亩“吨半粮”核心示范区,实打小麦亩产839.2公斤,创造了全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该示范区是市农科院与翟家镇人民政府的“联建田”,高产成果得益于市农科院集成技术模式的应用。
  去年以来,市农科院把服务“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科研优势,打造自建田、联建田、指导田“三块田”,树立三个标杆,把中央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院党委专门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技术骨干10余人成立了市农科院“吨半粮”高产攻关指挥部,院党委书记任指挥长。针对去年秋汛影响秋种的实际情况,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召开秋收秋种技术意见指导会。会议提出了“四补一促”晚播小麦技术意见,为今年的小麦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农科院在武城县武城镇的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平原县张华镇的运河粮食种植合作社、临邑县翟家镇的秋华种植合作社、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德农合作社,建立了4块“自建田”,每块75亩。在“自建田”里探索形成可复制、易操作的集成技术模式,并召开观摩会向农民推广,助力“吨半粮”生产。在小麦管理上总结和创新了“四个一”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即“一壮一控一喷一促”,并在全市推广。这4块“自建田”确定的产量目标是亩产小麦680公斤以上、玉米920公斤以上。今夏经过实打“自建田”小麦亩产都在700公斤以上。
  抓好“联建田”,探索科政联合样板。市农科院积极与禹城市农业农村局、翟家镇人民政府、张华镇人民政府对接,采取“地方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每处建设科政“联建田”1000亩。市农科院根据示范方的小麦长势情况,提出管理措施,镇党委政府抓落实。借助科政联合模式,今年翟家镇“联建田”创造了小麦亩产全市最高纪录。
  另外,由市农科院一名副院长带队,组织本院小麦、玉米、植保、土肥等领域的11名专家参与到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组中,做好科技服务,在各县打造“指导田”作为高产创建的样板。所有派出的科技专家每人打造二至三处“指导田”,指导农民实现“吨半粮”目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市农科院:“三块田”引领创高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