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每天见面打卡 每周亲情电话 每月心理疏导
庆云:“爱心妈妈”结对帮扶送温暖

  庆云讯(王洁令高寒潇)“作业做完了吗?今天遇到啥难题了?”6月19日,庆云县常家镇张巧村党支部书记何春霞来到同村留守儿童欣怡家,一边关心询问,一边轻车熟路地收拾起卫生。欣怡跟在何春霞的后面,时而搭把手,时而跟她分享一天的见闻。
  欣怡今年11岁,上五年级,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天津打工,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个多月前,何春霞与她结对,成为她的“爱心妈妈”。
  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庆云县创新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特殊妇女儿童活动,发动村妇联主席、巾帼志愿者等,按照就近原则,与本村特殊妇女儿童群体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全县组建起一支“爱心妈妈”暖心服务队,做到有人员、有组织、有活动,编织了一张惠及全县特殊妇女儿童的关爱网络。
  “特殊妇女儿童是指智力残疾、精神残疾、遭受家暴的妇女及0至18周岁留守儿童(青少年)。目前,庆云共有864名‘爱心妈妈’与特殊妇女儿童结对,其中关爱留守儿童的195人,关爱妇女的669人。”县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杨说。
  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爱心妈妈”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天一次见面打卡、每周一次亲情电话、每月一次心理疏导。“爱心妈妈”每天到孩子家中,和孩子见一次面,叮嘱他们注意交通安全、牢记防溺水知识等,有能力的还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每周末,与家长沟通交流,陪伴孩子与父母视频通话,说说生活学习情况等。每月与孩子面对面谈一次心,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情况严重的,则联系专业机构,帮孩子走出阴霾。
  “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家里的事。”这是尚堂镇颊河徐村“爱心妈妈”刘风香常说的一句话。她结对的孩子叫诺熙,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作为监护人的爷爷患有尿毒症。刘风香经常为诺熙送去文具盒、水杯、彩笔等学习用品,每周末会接她来家里一起吃饭、读书。“风香妈妈告诉我要好好学习,还给了我很多关爱。”诺熙说。
  对于特殊妇女群体,庆云县则制定了信息互通、定期走访、及时处置3项机制。“爱心妈妈”与本村网格员定期沟通,及时关注特殊妇女群体情况,每月到其家庭走访一次,实地查看精神状况,及时排查侵害妇女权益案件线索。
  “‘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特殊妇女儿童,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庆云县妇联将充分发挥村妇联主席、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的作用,把这项工程做深做细、办好办实,确保全县特殊妇女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庆云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爱玲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云:“爱心妈妈”结对帮扶送温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