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专家认为——
“慢”生活助力心理健康

  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之网上各类新闻铺天盖地,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除了遵循身体健康防疫指南外,个人还应注重心理健康。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11月11日,记者采访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李秀华。
  “市民对疫情有不可预期的担忧,所以产生焦虑也是正常的。”李秀华认为,生活中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及心理素质是不同的。当出现烦躁、莫名的担忧、愤怒或躯体不适、头痛、腰背痛、睡眠不好、经常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时,要注意可能是情绪出现了问题。
  李秀华提醒,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首先应从权威官方渠道了解疫情防控工作信息,观看新闻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定时查询官方消息即可,不要过度关注不明来源的消息。其次,要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焦虑是对非正常事件的一种正常反应,我们要正确面对它、接受它。居家时可以做一些正念冥想、放松训练,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心情保持稳定。
  如何调节情绪问题?李秀华建议,广大市民要学会分享生活体验,可通过社交平台与朋友沟通交流,充分倾诉和倾听,不仅可以疏解情绪、缓解焦虑,还可以增进彼此了解;现代工作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与父母交流少,建议放慢脚步、独立思考,若遇到困难,可向父母家人寻求帮助。
  同时,还应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科学饮食,这些是抵抗病毒感染的基础,“运动干预是一味通用的心理良药,从运动心理学来说,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可触发身体奖励机制、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合理运动能抵抗疫情带来的压力,降低抑郁焦虑风险。”李秀华补充说。
  “日常可以给自己列一个必做清单,并按时执行,清单涉及平日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做手工、做瑜伽,它们会使人心情愉悦。或做一些喜欢做又没时间做的事情,让生活慢下来,比如读书、听音乐、看电视,享受自己的“慢”生活,可以跟自己聊聊天,给自己打气加油、做心情分析。”李秀华说,广大市民要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理性对待疫情防控工作,当不良情绪无法缓解时,一定不能拖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本报记者刘潇本报通讯员张月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慢”生活助力心理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